
(1) [entry;record;put down in writing]∶把事情記錄下來
其中有一條記載着一次對議長投了不信任票
(2) [record]∶記錄事情的文字
(1).記事于書冊。《書·洛诰》“視功載” 孔 傳:“汝受天命厚矣,當輔大天命,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周世宗好殺》:“史稱 周世宗 用法太嚴,羣臣職事小有不舉,往往置之極刑。予既書於《續筆》矣。薛居正《舊史》記載其事甚備,而 歐陽公 多芟去。” 管桦 《怕水的人》:“趁着夜深人靜,我在燈下把它記載下來,便是這個短篇。”
(2).記事的書冊。 清 朱楓 《<雍州金石記>序》:“而 歐陽永叔 、 趙明誠 之書至今盛傳於世。予觀近人記載及餘所收,多有二書所未載者。”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故古有記載,而無著作,非若後世為儒生之專業,運其靈思也。” 吳晗 《論中立》:“這些記載是激發民族思想的最好材料。”
“記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ì zǎi(注意“載”為第三聲,非第四聲),其含義可以從詞性、用法及使用場景等方面詳細解釋:
動詞用法:指通過文字或其他形式将事件、事實、言論等真實、客觀地記錄下來。
例句:“史書詳細記載了這場戰役的經過。”
名詞用法:指記錄事件或事實的文字内容本身。
例句:“這份古代記載為研究氣候變遷提供了重要依據。”
如需更深入的語言學分析或例句參考,可查看來源網頁(如、4、8)。
記載是漢字詞彙,意思是記錄、記錄下來。拆分部首是言和貝,筆畫數為11。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記錄方法。
《記載》的繁體字為「記載」。
在古代,記載的字形稍有不同。它由「言」象征說話、文字,「石」表示硬質材料,「動」表示記錄下來。這是因為古人在石頭上、龜甲上刻字來記載事件。
1. 這本書是在古代記載許多曆史事件的重要文獻之一。
2. 他用筆記錄下了每一天的所見所聞,以便日後方便回憶。
記載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
1. 記載史料(記錄曆史事件的資料)。
2. 存儲記錄(存儲數據或信息)。
3. 記錄員(從事記錄工作的人)。
與記載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記憶(根據經驗或學習保持在腦海中的信息)。
2. 紀錄(記錄事實、事件或數據)。
相對的反義詞是删去,也就是删除信息、記錄的動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