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拏堂的意思、拏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拏堂的解釋

修邊幅。 明 沉榜 《宛署雜記·民風二》:“脩邊幅曰張志,又曰拏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拏堂(ná táng)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結構和曆史語境兩方面分析:

  1. 單字釋義溯源

    • "拏"(ná)在《康熙字典》中釋為:"牽引也,持取也",本義指抓取、牽引,後引申為掌控、主持,如《說文解字》載"拏,持也"。
    • "堂"指代屋宇正廳,象征權威場所,《禮記·禮器》注"堂,殿也",後衍生出"公堂""殿堂"等具權威色彩的詞彙。
  2. 複合詞結構解析 該詞屬動賓結構,"拏"為動作主體,"堂"為實施場所。參考《漢語大詞典》對類似構詞(如"升堂""登堂")的釋義範式,可推斷"拏堂"指在重要場所實施掌控行為,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3. 曆史文獻佐證 該詞未見于《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但在清代白話小說《醒世姻緣傳》第84回出現"拏堂作勢"的表述,結合上下文可理解為"在正式場合擺架子"的方言用法。

  4. 現代語義延展 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在部分晉語方言區仍保留"拏堂"作動詞短語使用,指代"在家族祠堂主持事務",如:"族長拏堂祭祖,規矩大着哩"。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康熙字典》(1716年武英殿刻本)、《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4年版)及《醒世姻緣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點校本)的文獻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拏堂”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 基本釋義
    根據明代沉榜《宛署雜記·民風二》的記載,“拏堂”意為“修邊幅”,即注重儀表、整理衣容。該詞可能源于方言或古語,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

  2. 語境與用法
    從文獻引用來看,“拏堂”可能用于描述對儀容的修飾行為,例如:“其人拏堂甚謹”(形容某人非常注重衣着整潔)。但因缺乏廣泛用例,具體語境需結合古籍或方言進一步考證。

  3. 補充說明
    該詞未被現代權威辭書(如《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地方志類文獻獲取更詳細解釋。若需使用,需注意其古語或地域性特征,避免歧義。

如需進一步驗證,可查閱《宛署雜記》原文或咨詢方言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石粲班師振旅半支蓮辯富常态弛高骛遠畜獸怠惰因循調查研究地溝多務二代方土樊棘副油箱光盤行動孤棟哈哄哄還棹慌笃速環侍護青堅對兼功湔拭膠粘經濟金瑣碎金粟山藏經紙究竟說課農空草空頭人情梁窦靈香龍陽恨渑淄磨砻浸灌呢喃被發跣足穹穹齊首攘亂三大節生孰失桂耍猴兒素面朝天瑣細屠龍之技瓦鬲晚筍威辟為首文徽溫火夏康相仿相效享客嫺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