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光盤行動的意思、光盤行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光盤行動的解釋


“光盤行動”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帶動大家珍惜糧食、吃光盤子食物,得到從中央到民衆的支持,成為2013年十大新聞熱詞,和最知名公益品牌之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光盤行動”是漢語中基于社會現象衍生的新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公衆在餐飲消費中踐行節約理念,将食物全部吃完或打包帶走,避免浪費的行為。該詞由“光”(用完)和“盤”(盛放食物的器皿)組合而成,形象化地表達了“吃幹淨盤中餐”的倡導目标。

從文化背景看,“光盤”一詞最早見于《現代漢語詞典》對“光”的釋義“一點不剩”,而“行動”則強調集體實踐的社會屬性。201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意見》首次将節約理念與具體實踐結合,為“光盤行動”提供了政策依據。

社會影響層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該行動推行十年間我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減少約40%。《人民日報》專題報道顯示,全國90%以上的學校食堂已設置“半份菜”窗口,印證了該行動的實際成效。在文化内涵上,行動既傳承了《朱子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傳統美德,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的現代法治要求。

隨着社會發展,“光盤行動”已從階段性倡議演變為持續性文明準則。2025年最新版《中國公民文明素養發展報告》将其列為衡量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六大指标之一,标志着該理念完成了從民間倡議到國家标準的升級。

網絡擴展解釋

“光盤行動”是中國近年來廣泛推廣的一項倡導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公益活動。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起源
    “光盤行動”字面意為“吃光盤中食物”,旨在通過減少餐飲浪費,培養珍惜糧食的習慣。該行動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由民間公益組織發起,後得到政府支持和推廣,成為全國性倡議。

  2. 核心宗旨
    倡導“餐廳不多點、食堂不多打、廚房不多做”,強調按需取餐、合理消費,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其目标不僅是打包剩菜,更注重從源頭控制食物浪費。

  3. 實踐方式

    • 日常場景:在外就餐時按需點菜,食堂按量取餐,家庭烹饪避免過量。
    • 行業響應:部分餐廳推出“半份菜”“小份菜”及免費打包服務,鼓勵剩菜帶走。
  4. 社會意義
    中國每年餐飲浪費約800萬噸蛋白質和300萬噸脂肪,相當于2億人一年的口糧。該行動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呼籲居安思危,傳承“粒粒皆辛苦”的傳統美德。

  5. 持續發展
    2020年國家主席再次強調制止餐飲浪費,推動行動深化為全民長期習慣,并成為公益品牌和網絡熱詞。

通過以上措施,“光盤行動”從短期倡議逐步發展為融入日常的可持續生活方式,體現了社會對糧食安全與環境保護的重視。更多詳情可參考來源網頁(如2、3、5、6、9)。

别人正在浏覽...

闇弱百冗磅刷八一宣言碧疏蒼天雠家竄流大雷雨觝拒頂括括端罩二重唱房生蜚變飛機豐饍憤世嫉俗佛桑刮目相見犷狉骨碌子和睦核燃料黃氣鲛奴疾穢極苦經總制錢襟袂庫積靈館陵尚門第蒙揜妙才木镞淖弱濆泉栖遲七方肉稱如埙如篪喪斧傷毀十家香耍事説戒説夢四枝太監探花筵滔滔不絶托依頑傲惘然若失鑲滾像季遐緻戲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