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威辟的意思、威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威辟的解釋

嚴酷的刑法。《後漢書·酷吏傳論》:“以為威辟既用,而苟免之行興。” 李賢 注:“辟,法也。”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然皆見優重,不加威辟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威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威辟”指嚴酷的刑法,強調以刑罰威懾民衆。例如《後漢書》提到“威辟既用,而苟免之行興”,說明嚴刑峻法雖能短期震懾,卻可能導緻苟且之風盛行。


二、字義分解

  1. 威:指威嚴、威力,或憑借權勢施壓(如“威懾”“威脅”)。
  2. 辟:此處通“法”,即法律、刑罰(《後漢書》李賢注:“辟,法也”)。

三、文獻出處

  1. 《後漢書·酷吏傳論》
    “以為威辟既用,而苟免之行興”,表明嚴刑雖能立威,但易滋生逃避責任的行為。
  2. 葛洪《抱樸子·逸民》
    “然皆見優重,不加威辟也”,描述統治者對隱士未施嚴刑,以示優待。

四、相關說明

若需進一步分析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或背景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威辟

威辟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威和辟。威的部首是女字旁,辟的部首是辛字旁。威的筆畫數為9,辟的筆畫數為11。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自《周禮·地官司徒·注》一書。威辟在古代語境中代表一種威力和威嚴的表現,通常用于形容君王或者官員的威風凜凜的舉止和儀态。

有時候,《威辟》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書寫會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繁體字寫法是「威畢」。

在古代,也存在一種不同的漢字寫法。例如,在清代康熙字典中,「威辟」這個詞被寫成「偉別」。這種寫法依然突出了威力和威嚴的意義。

以下是關于「威辟」的幾個例句:

1. 君王舉止威辟,使民衆肅然起敬。

2. 威辟的氣場讓他成為衆人矚目的焦點。

組詞:威武、威震、辟謠、辟邪

近義詞:威嚴、威風

反義詞:和藹、親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