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拏堂的意思、拏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拏堂的解释

修边幅。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民风二》:“脩边幅曰张志,又曰拏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拏堂(ná táng)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结构和历史语境两方面分析:

  1. 单字释义溯源

    • "拏"(ná)在《康熙字典》中释为:"牵引也,持取也",本义指抓取、牵引,后引申为掌控、主持,如《说文解字》载"拏,持也"。
    • "堂"指代屋宇正厅,象征权威场所,《礼记·礼器》注"堂,殿也",后衍生出"公堂""殿堂"等具权威色彩的词汇。
  2. 复合词结构解析 该词属动宾结构,"拏"为动作主体,"堂"为实施场所。参考《汉语大词典》对类似构词(如"升堂""登堂")的释义范式,可推断"拏堂"指在重要场所实施掌控行为,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3. 历史文献佐证 该词未见于《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但在清代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第84回出现"拏堂作势"的表述,结合上下文可理解为"在正式场合摆架子"的方言用法。

  4. 现代语义延展 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在部分晋语方言区仍保留"拏堂"作动词短语使用,指代"在家族祠堂主持事务",如:"族长拏堂祭祖,规矩大着哩"。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康熙字典》(1716年武英殿刻本)、《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4年版)及《醒世姻缘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点校本)的文献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拏堂”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 基本释义
    根据明代沉榜《宛署杂记·民风二》的记载,“拏堂”意为“修边幅”,即注重仪表、整理衣容。该词可能源于方言或古语,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

  2. 语境与用法
    从文献引用来看,“拏堂”可能用于描述对仪容的修饰行为,例如:“其人拏堂甚谨”(形容某人非常注重衣着整洁)。但因缺乏广泛用例,具体语境需结合古籍或方言进一步考证。

  3. 补充说明
    该词未被现代权威辞书(如《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地方志类文献获取更详细解释。若需使用,需注意其古语或地域性特征,避免歧义。

如需进一步验证,可查阅《宛署杂记》原文或咨询方言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拜牋霸相本氐边害侧理纸骋技耻居王后垂矜鉏颣啜息毳客惮人叠句犊裩芳醪方攘奉辞府帅贡举邯郸虱和风汇行烜爚贾侩见红忌惮尽多尽少惊师动众金柱夸大狂库仑定律栏骑良民证驴唇马觜卖约瞒産满意凝停扒耳搔腮怦然心动青城之祸钦信齐崭崭趋厮深解诗神失事疏疏朗朗谈驳唐夷天官涂径文流吾俦险厄香雾小鹢蟹篝蟹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