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傳說中指能起死回生的仙藥。《海内十洲記·聚窟洲》:“靈香雖少,斯更生之神丸也。”
(2).神奇的香味。 唐 顧況 《八月五日歌》:“清藥靈香幾處聞,鸞歌鳳吹動祥雲。” 唐 吳筠 《步虛詞》之八:“杳靄結寳雲,霏微散靈香。”《太平廣記》卷六一引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錄·王妙想》:“忽有靈香郁烈,祥雲滿庭,天樂之音,震動林壑。” 唐 韋渠牟 《步虛詞》之十三:“霞衣最芬馥,蘇合是靈香。”
(3).指焚香禮神。 唐 李商隱 《河内詩》之一:“靈香不下兩皇子,孤星直上相風竿。” 馮浩 箋注:“靈香,焚香禮神也。”
“靈香”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文化、文學及植物學等不同角度。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析:
仙藥象征
指傳說中能起死回生的仙藥,最早見于《海内十洲記·聚窟洲》記載:“靈香雖少,斯更生之神丸也”。此義項多用于神話或道教文獻中,象征超自然力量。
神奇香味
形容超凡的香氣,常見于詩詞。如唐代顧況《八月五日歌》中“清藥靈香幾處聞”,以及吳筠《步虛詞》“霏微散靈香”,均以香味烘托仙境氛圍。
焚香禮神
指通過焚香進行宗教儀式,如李商隱《河内詩》提及“靈香不下兩皇子”,馮浩注疏解釋為“焚香禮神”。
據極低權威性來源,靈香(學名:Lysimachia foenum-graecum)為報春花科植物,分布于中國廣東、廣西等地,生長于海拔800-1700米的山谷溪邊。但此解釋未見于高權威性文獻,建議進一步核實。
如需深入研究,可參考《海内十洲記》、唐代詩詞及植物學專業資料,注意區分文學隱喻與科學定義。
《靈香》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特别香氣撲鼻、芬芳宜人的香味。它通常用來形容香氣非常濃郁、持久,并且能夠帶給人們甯神、舒適的感覺。
《靈香》的拆分部首是火(huǒ),它是火的一個變形。它包含了9個筆畫,其中火部3畫,令部6畫。
《靈香》源自于古代的漢語詞彙,具有悠久的曆史。在繁體字中,靈香的寫法為「靈香」。
在古代,字形發生了一些變化,因此靈香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其中一種古時候的寫法是「殺香」。
1. 這支靈香的香味令人陶醉。
2. 整個房間裡彌漫着靈香的香氣。
3. 那家神廟常年燃燒着靈香,據說可以保佑來的人。
1. 靈香店:出售各種靈香的店鋪。
2. 靈香爐:用來燃燒靈香的器具。
3. 靈香浴:使用香氣芬芳的浴水進行沐浴。
1. 馥郁:形容香氣濃郁而持久。
2. 芬芳:形容香味宜人且持久。
1. 臭氣:指難聞的氣味。
2. 酸臭:形容氣味刺鼻且不宜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