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課農的意思、課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課農的解釋

(1).督責務農。《魏書·太祖紀》:“ 登國 元年……二月,幸 定襄 之 盛樂 。息衆課農。”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 湯潛菴 巡撫 江蘇 ,《出郭》雲:‘按部雨餘香稻熟,課農花發曉雲輕。’人言公理學名儒,何詩之清婉也?”

(2).學習務農。 明 徐光啟 《先考事略》:“嘗業賈,不肯屑瑟計會,復謝去,間課農學圃自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課農"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義深度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古代官方對農業生産的督導與管理行為。從構詞法分析,"課"為動詞,本義為考核、督促,《說文解字》釋作"試也";"農"指農業耕作,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完整釋義應為"督促農事耕作"。

該詞的曆史應用可追溯至唐代典章制度,《唐六典》記載"每歲季冬之月,行鄉飲酒之禮,刺史巡屬縣,課農",特指地方官吏在特定時節巡視屬地、勸勉農耕的行政職能。宋代《續資治通鑒長編》中"诏令諸路轉運使課農桑"的記載,則展現中央政權通過官僚體系推行農業政策的制度特征。至明清時期,州縣衙門設置"課農亭"作為勸農儀式場所,如《江南通志》載"課農亭在句容縣治東,明萬曆間建",印證該詞已演化為農業治理的空間象征。

在文化語義層面,"課農"承載着三重内涵:其一為經濟治理維度,體現"以農為本"的治國理念;其二為道德教化功能,通過《禮記·月令》"命田舍東郊,皆修封疆,審端徑術"等儀式強化重農意識;其三為技術指導屬性,如元代《農桑輯要》這類官方頒行農書,兼具傳播耕作技術的實用價值。

文獻依據:

  1. 許慎《說文解字》釋"課"字
  2. 《唐六典》卷三十地方官吏職責
  3. 《江南通志·古迹志》課農亭條目
  4. 忽思慧《農桑輯要》序言
  5. 司馬光《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年間勸農政策

網絡擴展解釋

“課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督責務農

指政府或官員督促百姓從事農業生産,帶有管理、考核的性質。例如:

二、學習務農

指個人主動學習農耕技能或從事農業活動。例如:

補充說明

“課”字在此語境中意為“督促、考核”(如“課稅”)或“學習、研習”(如“課業”),“農”則指農業生産。該詞反映了古代中國以農為本的社會特征,既體現國家政策對農業的重視,也包含個人對農耕技能的實踐。

建議對古代文獻中“課農”的理解需結合具體語境,可參考《魏書》《隨園詩話》等原文(來源:、2、5)。

别人正在浏覽...

不足為據成千累萬稱重敕畫鹑奔此起彼落貸宥淡蒙蒙的笃戲砥煉定昬地澀東華真人剟削多志二月放亮梵心風吹草動敢直高虛閣員酣醺鶴班滑律會酒間見層出解骨節孝井戶驚栗鏡子鐍圍舉踵阃席禮讓為國馬坊牧曹蟠瘿仆廢慶煖跂仰容居示疾私有制度隨寓隨安鐵路職工通儒達士童謠吐辭微遠無從烏犍梧桐一葉落武闱無涯夏橘小題曉悟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