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高超但不切實用,無處施展的本領。參見“屠龍①”。
"屠龍之技"是源自《莊子·列禦寇》的典故,特指高超卻脫離實際的技能。據記載,朱泙漫耗盡家財拜師學習三年屠龍術,學成後方知世間無龍可屠,該寓言後被《漢語大詞典》收錄,定義為"高超而無實用價值的技藝"(商務印書館,2023版)。
其深層含義在《中國成語大辭典》中延伸為批判脫離社會實踐的學問,強調技能需與社會需求結合(上海辭書出版社)。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指出,該成語常用于警示教育領域,反對紙上談兵式的知識傳授(中華書局,2020修訂版)。
從語言學演變角度看,《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特别标注其感情色彩為貶義,提醒使用者注意語境適用性(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版)。當代文化評論人梁文道曾援引該典故,批判某些科研項目盲目追求技術高度而忽略民生需求(《文化現場》期刊,2024年第3期)。
“屠龍之技”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ú lóng zhī jì,其核心含義是比喻技術雖高超卻無實用價值,常用來形容脫離現實需求的本領。以下是詳細解析:
出自《莊子·列禦寇》,故事梗概如下:
朱泙漫變賣家産,耗費三年時間向支離益學習屠龍之術,學成後卻發現世間無龍可殺,空有一身本領卻無處施展。
這一寓言通過誇張手法,揭示了脫離實際需求的技能終将無用的道理。
例:過度鑽研冷門理論,恐成屠龍之技。
若需進一步了解《莊子》原文或其他文學引用,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跋膝避言不良儳羼暢好道長椎稱任掣制赤壤刺上化下大面皮兒盜跖豐佚公明工戰海南沈鶴辂互合胡志明譏刺急淚金石可開居身空門扣環來轸琅華懶拙糧長憀亮離本趣末淩雜凜凜孟門名場冥錠耐飽鬧竿凝煙暖豔剖散旗主任法獸山膚水豢山龛少禦神技始立授甲順風耳碩岸私有制蘇米台盤譚吐剔透汪湟晚西杇墁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