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撓辭的意思、撓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撓辭的解釋

亦作“ 撓詞 ”。屈服的言詞。《後漢書·袁紹傳》:“ 配 意氣壯烈,終無撓辭。”《舊唐書·李綱傳》:“ 綱 誓之以死,終無撓辭。”《資治通鑒·晉穆帝升平二年》:“ 儁 收 段氏 及 弼 下大長秋、廷尉考驗, 段氏 及 弼 志氣确然,終無撓辭。”《明史·楊言傳》:“ 言 備極五毒,折其一指,卒無撓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撓辭”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náo cí,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文獻用例具體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屈服的言詞
    該解釋源自曆史文獻中的用例,如《後漢書·袁紹傳》提到“配意氣壯烈,終無撓辭”,意為審配在威逼下仍态度堅定,未說出屈服的言辭。類似用法還見于《資治通鑒》等典籍,均強調人物在壓力下保持氣節,未作妥協。

  2. 故意刁難的言辭(存争議)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故意找茬、挑剔别人的言辭”,但此釋義缺乏曆史文獻直接支持,可能與“撓”的“攪擾”義項混淆。

二、詞義解析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人物在威逼利誘下堅守立場,如: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注意事項

“撓辭”與“撓詞”為同義詞,後者是前者的異寫形式。實際使用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避免與“故意刁難”的誤解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撓辭

撓辭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撓”和“辭”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撓”字的部首是手部,它的總筆畫數是7。

“辭”字的部首是辛部,它的總筆畫數是13。

來源

“撓辭”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由“撓”和“辭”兩個字結合而成。在古代,人們使用這個詞來形容談論、辭别等活動。

繁體

在繁體字中,“撓辭”可以寫作“撓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撓辭”可以寫作“撓辭”,其中的“撓”字也可以寫作“撓”。

例句

1. 我很喜歡寫撓辭,可以表達我内心的感受。

2. 他的撓辭字句非常動人,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組詞

撓心、撓癢、撓頭

近義詞

講辭、言辭、辭令

反義詞

緘默、靜默、沉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