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蕤賓的意思、蕤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蕤賓的解釋

(1).古樂十二律中之第七律。律分陰陽,奇數六為陽律,名曰六律;偶數六為陰律,名曰六呂。合稱律呂。蕤賓屬陽律。《周禮·春官·大司樂》:“乃奏蕤賓,歌函鐘,舞大夏,以祭山川。”《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其音徵,律中蕤賓。” 鄭玄 注:“蕤賓者應鐘之所生,三分益一,律長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仲夏氣至,則蕤賓之律應。”

(2).古人律曆相配,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適應,謂之律應。蕤賓位于午,在五月,故代指農曆五月。《國語·周語下》:“四曰蕤賓。” 韋昭 注:“五月,蕤賓。” 晉 陶潛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蕤賓五月中,清朝起南颸。不駛亦不遲,飄飄吹我衣。” 唐 盧照鄰 《對蜀父老問》:“龍集荒落,律紀蕤賓。”

(3).指代農曆五月端午節。《全元散曲·迎仙客·五月》:“結艾人,慶蕤賓,菖蒲酒香開玉樽。”《水浒傳》第十三回:“時逢端午,蕤賓節至, 梁中書 與 蔡夫人 在後堂家宴,慶賀端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蕤賓是中國傳統樂律學“十二律”中的第七律,也是古代曆法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樂律學定義

“蕤賓”屬陽律六律之一,《禮記·月令》載其對應仲夏五月,音位在十二律中排第七,相當于現代音階的#F(升Fa)或G(Sol)音。漢代劉安《淮南子·天文訓》解釋:“蕤者下生之謂,賓者主之對也”,暗含陰陽轉換的律呂相生規律。

二、字源考據

“蕤”字從艸從豕,《說文解字》訓為“草木華垂貌”,取意五月植物繁盛之象;“賓”取《爾雅》中“賓,服也”的引申義,喻指陽氣極盛後将漸衰的狀态,與《漢書·律曆志》“蕤賓,言陰氣幼少”的物候描述相合。

三、曆史應用

  1. 禮制範疇:周代雅樂中蕤賓調式用于祭祀南郊,見《周禮·春官》;
  2. 度量标準:《呂氏春秋》載其律管長六寸八分,作為古代度量衡基準;
  3. 中醫領域:《黃帝内經》将蕤賓與人體經脈運行周期相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

“蕤賓”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讀音為ruí bīn,其含義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音樂術語

“蕤賓”是中國古代音樂理論中的十二律之一,屬于第七律,對應七聲音階中的“變徵”音(介于徵音和羽音之間)。十二律分為六律(陽律)和六呂(陰律),蕤賓屬陽律,常用于祭祀山川的儀式音樂中。

二、曆法對應

古人将十二律與十二個月份相配,蕤賓對應農曆五月。《禮記·月令》記載“仲夏之月,律中蕤賓”,鄭玄注解稱“仲夏氣至,則蕤賓之律應”。因此,“蕤賓”也代指農曆五月。

三、端午節代稱

由于蕤賓對應五月,後來逐漸演變為端午節的别稱。例如元代散曲《迎仙客·五月》中寫道:“結艾人,慶蕤賓,菖蒲酒香開玉樽”,即用“蕤賓”指代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蕤賓”最初是音樂律制中的第七律,後與曆法結合代指農曆五月,并延伸為端午節的雅稱。需注意,部分資料提到其與“夏至”相關(如),但更權威的典籍及文獻均以音樂和曆法解釋為主。

别人正在浏覽...

報條避厪豳風圖镈鐘不步人腳材物倡首慈禧太後丹崖墊付抵極鼎甲崜峗犯由發上指冠風旆罡氣功高震主桂旗椁席韓碑黃雀環僵死教戒焦盆教馴寄殡妓婢師究觀拒絕檻檻可碜款玩兩湖書院六丑籠利髦子面起餅鬧鬨鉛黛千裡之志鉛色契領秦觀全力以赴權榮诎曲桡亂神筴神口神術妙計厮羅私壻糖尿畋犬惕伏土練毋須線道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