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蕤賓的意思、蕤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蕤賓的解釋

(1).古樂十二律中之第七律。律分陰陽,奇數六為陽律,名曰六律;偶數六為陰律,名曰六呂。合稱律呂。蕤賓屬陽律。《周禮·春官·大司樂》:“乃奏蕤賓,歌函鐘,舞大夏,以祭山川。”《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其音徵,律中蕤賓。” 鄭玄 注:“蕤賓者應鐘之所生,三分益一,律長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仲夏氣至,則蕤賓之律應。”

(2).古人律曆相配,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適應,謂之律應。蕤賓位于午,在五月,故代指農曆五月。《國語·周語下》:“四曰蕤賓。” 韋昭 注:“五月,蕤賓。” 晉 陶潛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蕤賓五月中,清朝起南颸。不駛亦不遲,飄飄吹我衣。” 唐 盧照鄰 《對蜀父老問》:“龍集荒落,律紀蕤賓。”

(3).指代農曆五月端午節。《全元散曲·迎仙客·五月》:“結艾人,慶蕤賓,菖蒲酒香開玉樽。”《水浒傳》第十三回:“時逢端午,蕤賓節至, 梁中書 與 蔡夫人 在後堂家宴,慶賀端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蕤賓”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讀音為ruí bīn,其含義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音樂術語

“蕤賓”是中國古代音樂理論中的十二律之一,屬于第七律,對應七聲音階中的“變徵”音(介于徵音和羽音之間)。十二律分為六律(陽律)和六呂(陰律),蕤賓屬陽律,常用于祭祀山川的儀式音樂中。

二、曆法對應

古人将十二律與十二個月份相配,蕤賓對應農曆五月。《禮記·月令》記載“仲夏之月,律中蕤賓”,鄭玄注解稱“仲夏氣至,則蕤賓之律應”。因此,“蕤賓”也代指農曆五月。

三、端午節代稱

由于蕤賓對應五月,後來逐漸演變為端午節的别稱。例如元代散曲《迎仙客·五月》中寫道:“結艾人,慶蕤賓,菖蒲酒香開玉樽”,即用“蕤賓”指代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蕤賓”最初是音樂律制中的第七律,後與曆法結合代指農曆五月,并延伸為端午節的雅稱。需注意,部分資料提到其與“夏至”相關(如),但更權威的典籍及文獻均以音樂和曆法解釋為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蕤賓》的意思

《蕤賓》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指才華出衆的賓客,也可指人類文明中最傑出的部分。

《蕤賓》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蕤賓》的拆分部首為“艹”和“賓”,總共有14畫。

《蕤賓》的來源

《蕤賓》一詞的來源于古代中國文化,最早可追溯到《論語》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即三個人一起行動,必定有我能向他們學習的地方。這句話中的“我師”,即指蕤賓。

《蕤賓》的繁體

《蕤賓》的簡體字與繁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蕤賓》一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并無差異。

《蕤賓》的例句

1. 他在學術界被公認為蕤賓,無人能及。 2. 這座城市是文化的蕤賓,彙聚了各個領域的頂尖人才。

《蕤賓》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才子蘊藉、學富五車、傑出人才。

近義詞:才華橫溢的賓客、文化名流。

反義詞:庸才、無能之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