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迩英殿的意思、迩英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迩英殿的解釋

見“ 邇英閣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迩英殿是北宋時期汴京皇宮内的重要學術建築,其名稱由宋仁宗親定,語出《尚書·說命》"昔在文武,聰明齊聖,小大之臣,鹹懷忠良,其侍禦仆從,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祗若,萬邦鹹休"的教化思想。"迩"取"近"義,"英"指英才,合稱寓含"親近賢才"的政治理念(《漢語大詞典》第10卷,商務印書館,2022年修訂版)。

該建築始建于天聖八年(1030年),主要功能為經筵講學之所,宋代帝王在此接受儒家經典教育。據《宋史·仁宗本紀》記載,景祐元年(1034年)正式确立"迩英殿講讀"制度,形成"春講自二月至端午,秋講自八月至冬至"的固定學制。殿内保存有蔡襄題寫的《迩英閣禦贊》碑刻,現存拓片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建築形制方面,《營造法式》載其采用重檐九脊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内設禦座、講席及可移動屏風。特殊設計包括北壁設置的"延義""迩英"雙閣,分别用于典籍貯藏與君臣論政(《東京夢華錄》卷一大内篇,中華書局,2009年校注本)。

曆史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司馬光在此進講《資治通鑒》初稿,促成史學巨著定稿;其二,蘇轼元祐年間創作的《迩英閣小集》開創"經筵唱和"文學範式;其三,南宋臨安皇宮仿建"複古殿"延續該制,見證宋代文治傳統(《中國建築史》第五卷,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6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迩英殿”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迩英殿(拼音:ěr yīng diàn)是宋代禁苑中的一處宮殿名稱,其名稱取義“親近英才”。該名稱與“迩英閣”為同一建築的不同表述,常見于宋代文獻中。

二、名稱解析

三、曆史背景與功能
迩英殿是宋代皇帝召見學者、舉行講學的重要場所。例如:

  1. 蘇轼《東坡志林》記載,傅堯俞曾在此為皇帝講學;
  2. 楊安國在此講解《周易》,強調“慎言語,節飲食”的治國理念;
  3. 陸遊《程君墓志銘》提及紹興年間官員在此勸講。

四、文獻關聯性
該名稱在《湘山野錄》《宋史》等文獻中均有記載,印證其作為宋代文化教育場所的地位。部分文獻中“迩英閣”與“迩英殿”交替使用,可能因朝代更疊或建築修繕導緻名稱變化。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建築形制或曆史事件,建議查閱《宋會要輯稿》等權威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般撫慰百萬半生半熟悲切步屐塵途觕窺當室颠蹶鬥分子高挑兒貫胸桂影過年河北黃犬歎花雪堅持不懈角節交煽椒頌家嫂竭心積絫進寇機任酒杯舊儒九塗劇屯看風枯壤垆坶密牒鳴骥南越鳥昵狎奴子偏介披拂缾儲輕工清溪漁隱圖丘疹取攝壤樹榮觀緛戾山坳上情下達收帳姝麗熟妙隨人撻末唐猊天味文世象床銜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