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明诏的意思、明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明诏的解釋

(1).英明的诏示。《史記·蘇秦列傳》:“臣請令 山 東之國奉四時之獻,以承大王之明詔。” 宋 曾鞏 《進太祖皇帝總序狀》:“如賜裁定,使臣獲受成法,更去紕繆,存其可采,繫於《太祖本紀》篇末,以為國史書首,以稱明詔萬分之一,臣不勝大願。” 劉半農 《歐洲花園》:“但汝既思歸甚切,汝民又念汝勿舍,亦終有歸期耳。汝其靜俟上帝之明詔。”

(2).公開宣示。 清 龔自珍 《病梅館記》:“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明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結合不同文獻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英明的诏示
    指帝王或權威者發布的明确、明智的政令或指示。例如《史記·蘇秦列傳》中提到“承大王之明诏”,即表達對君主英明決策的遵從。宋代曾鞏在《進太祖皇帝總序狀》中亦用此意,強調诏書的權威性。

  2. 公開宣示
    清代龔自珍在《病梅館記》中寫道“未可明诏大號以繩天下之梅”,此處“明诏”指公開、明确地宣告某種主張或政策,帶有“廣而告之”的意味。


二、延伸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史記》《病梅館記》等原文,或查閱滬江詞典、查字典等來源(如、2、6)。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明诏》的意思

《明诏》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明确的命令或指示。通常用來形容君主、皇帝下達給臣屬的明确指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明诏》的部首是「日」,共有5個筆畫。

來源

《明诏》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方文書。在中國古代,君主下達命令給臣屬時,往往以文書形式傳達。這些文書中明确的命令或指示就被稱為《明诏》。

繁體

《明诏》的繁體字為「明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詔」的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早期的「詔」字由「言」和「翟」組成,「翟」表示通過羽毛表示文字飛揚的樣子。而現代的字形則由「言」和「釆」組成。

例句

1. 陛下遞上了一道《明诏》,要求所有官員勤政廉潔。

2. 朝廷發布的《明诏》指示,限制民間信仰規模和範圍。

3. 接到皇上的《明诏》,官員們紛紛行動起來。

組詞

1. 明曉:明确了解

2. 诏書:君主下達的文書

3. 诏令:皇帝發布的命令

近義詞

1. 命令

2. 指示

3. 指令

反義詞

1. 啟事

2. 通知

3. 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