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假裝。 徐遲 《財神和觀音》:“衛兵已經放進了那些褴褛的窮人,因為褴褛的窮人給四隻花籃僞裝了。”如:僞裝進步。
2.軍事上采取措施來隱蔽自己、迷惑敵人。 楊朔 《秘密列車》:“又把機車開到一邊,向老百姓借了一二百個秫稭,一僞裝,象個秫稭垛。” 孫犁 《白洋澱紀事·山地回憶》:“‘我要僞裝起來!’ 吳召兒 笑着,一轉眼的工夫,她已經把棉襖翻過來。”
3.軍事上用來隱蔽自己、迷惑敵人的措施。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三段:“小屋外頭是間挺曠的大屋子,冷地闆上鋪着幹草,許多工人就地坐着打草簾子,做防空僞裝。”
4.泛指各種隱蔽自己的身分、面目以達到某種目的的行為或手段。《人民日報》1955.5.13:“假的就是假的,僞裝應當剝去。”
“僞裝”是“僞裝”的繁體寫法(“僞”為“僞”的異體字),指通過改變外表或行為隱藏真實身份或意圖的行為。具體解析如下:
字面拆分
核心含義
為達到某種目的,刻意制造假象以迷惑他人,常見于軍事、生物保護色、人際交往等場景。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如生物學拟态或軍事僞裝技術),可提供補充方向。
《僞裝》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僞裝、假扮。表示僞裝成别的樣子或者角色,以達到欺騙或掩飾目的。
《僞裝》的拆分部首為人字底,并且包含10個筆畫。
《僞裝》一詞的來源是由“僞”和“裝”兩個字組合而成。其中,“僞”意為僞假,表示不真實或假冒;“裝”意為裝扮、打扮。
《僞裝》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偽裝”。
在古時候,漢字“僞裝”可以寫作“僞裝”,采用了更加古老的寫法。
1. 他為了逃避追捕,進行了一次巧妙的僞裝。
2. 她以影星的身份出現,隻是個僞裝。
1. 變僞:形容事物的本相或表象發生改變。
2. 僞說:虛僞的言辭或謊言。
1. 假扮:僞裝成别的樣子或角色。
2. 僞裝:隱藏或掩飾自己的************或行蹤。
真實:與僞裝相對的概念,代表事物的真實與本來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