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署的意思、六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署的解釋

南朝 齊 尚書左右仆射、左右丞所領導的六個官署。《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三年》:“上躬親細務,綱目亦密;於是郡縣及六署、九府常行職事,莫不啟聞,取決詔敕。” 胡三省 注:“按 蕭子顯 《齊志》:六署者,尚書左右僕射、左右丞所通署除署、功論、封爵、貶黜、八議、疑讞六案也。”參閱《南齊書·百官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六署”是南朝齊時期的一種官署制度,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六署指南朝齊尚書省下屬的六個官署,由尚書左右仆射和左右丞共同領導,主要負責處理行政事務中的六類重要案件。


二、職能範圍

根據《資治通鑒》及胡三省注,六署分管的六類事務包括:

  1. 除署:官員任免;
  2. 功論:官員政績考核;
  3. 封爵:爵位授予;
  4. 貶黜:官員降職或罷免;
  5. 八議:對特權階層的司法審議;
  6. 疑讞:疑難案件的審理。

三、曆史背景


四、補充說明

“六署”一詞在清代孫文川的《趙忠毅鐵如意歌》中也有提及,但此處的“六署”可能為文學化表達,與南朝官制無直接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南齊書》或《資治通鑒》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六署的意思

《六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官署設置的六個部門。在古代中國,官府機構一般會設立六個不同職能的署名,分别負責不同的事務。

部首和筆畫

《六署》的部首是“網”,屬于上部偏旁。它總共由9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六署》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漢字字典《康熙字典》中,以及後來的《說文解字》中都有記載。繁體字為「六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六署」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變化。例如,在金文中,它的字形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上仍然可以辨認出字義。

例句

1. 古代朝廷設立了六署來管理國家事務。
2. 六署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組詞

1. 六部署(lìu bù shǔ):指官府設置的六個職能部門。
2. 六署制度(lìu shǔ zhì dù):指古代中國官署設置的六個部門的制度。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六局、六府、六司
反義詞:七署、五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