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新潔白盛大之氣。《文選·班固<西都賦>》:“軼埃壒之混濁,鮮顥氣之清英。” 張銑 注:“鮮,潔也;顥,白也。言過埃塵之上以承潔白清英之露。” 唐 白居易 《故饒州刺史吳府君神道碑銘》:“每專氣入靜,不粒食者累歲;顥氣充而丹田澤,飄然有出世心。” 宋 邵雍 《秋遊》詩之二:“先秋顥氣已潛生, 洛 邑方知節候平。”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而二士室處,亦有吸呼,于是生顥氣之争,強肺者緻勝。”
“颢氣”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ào qì(與“浩氣”同音),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核心定義
“颢氣”指清新、潔白、盛大的氣息。
文學意象
常用于描繪天空、秋氣或自然界的純淨感,如“秋高颢氣爽”。
自然景象描述
與“昊”通用
“颢”有時與“昊”(指天空)互通,故“颢氣”也可代指天空的廣闊之氣。
引申用法
少數資料(如)提到形容人“氣度高尚”,但此用法較罕見,主流仍以自然描寫為主。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說文解字》《文選》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
《颢氣》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燦爛的氣息或壯麗的氣勢。
《颢氣》的部首拆分為「頁」和「氣」,其中「頁」是部首,「氣」是偏旁。根據《康熙字典》的劃分,「頁」的筆畫數為12,「氣」的筆畫數為4。
《颢氣》的來源比較古老,它最早出現在《山海經·海内經》一書中。在古代,人們用「颢」來形容太陽升起時耀眼的光芒,用「氣」指代能量、氣息。後來這兩個詞彙合并形成了「颢氣」這個詞,用以形容太陽升起時的輝煌氣勢。
「颢氣」的繁體寫法為「顥氣」。
在古時,「颢氣」的寫法可能會和現代略有不同。根據古代對「颢氣」的描述,有可能出現「顥氣」、「顥氣」或其他類似形式。古代漢字的寫法在演變過程中有所變化。
1. 早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大地上,洋溢着一種颢氣的光輝。
2. 他的表演令人驚歎,處處流露出一股颢氣之威。
1. 颢光:指耀眼明亮的光芒。
2. 氣勢磅礴:形容某人或某物的氣勢非常壯大。
1. 輝煌:形容光彩耀眼,燦爛壯麗的樣子。
2. 豪氣:形容氣勢威猛雄壯。
低迷:形容狀态失去活力,不景氣。
以上是關于《颢氣》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相關信息。【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