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颢氣的意思、颢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颢氣的解釋

清新潔白盛大之氣。《文選·班固<西都賦>》:“軼埃壒之混濁,鮮顥氣之清英。” 張銑 注:“鮮,潔也;顥,白也。言過埃塵之上以承潔白清英之露。” 唐 白居易 《故饒州刺史吳府君神道碑銘》:“每專氣入靜,不粒食者累歲;顥氣充而丹田澤,飄然有出世心。” 宋 邵雍 《秋遊》詩之二:“先秋顥氣已潛生, 洛 邑方知節候平。”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而二士室處,亦有吸呼,于是生顥氣之争,強肺者緻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颢氣(hào qì) 指盛大、潔白、清朗之氣,多用于形容天地間浩瀚清新的自然氣息或光明澄澈的意境。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本義:白色盛大之氣(自然氣象)

源自《說文解字》對“颢”的注解:“白貌”,引申為光明、浩大。《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清新潔白盛大之氣”,常見于描繪天宇、秋空等宏闊場景。如宋代郭祥正《金山行》中“颢氣氤氲金碧浮”,即形容江天間恢弘澄澈的水霧之氣。


二、文學引申:高潔明朗的意境(詩詞意象)

在古代詩文中,“颢氣”常象征超逸清朗的格調。柳宗元《夢歸賦》以“颢氣清英”喻指夢境中的高潔之氣;陸遊《夜賦》中“露濃驚鶴夢,月冷伴蛩愁。欲倚天壇杖,扶衰颢氣秋”,更借“颢氣”寄托秋夜清冷孤高的心境。


三、文化溯源:道家元氣論的關聯(哲學淵源)

《辭源》指出其與道家“元氣”概念相關。古人認為天地始生于混沌之氣(元氣),而“颢”通“昊”,暗含宇宙初開時光明浩蕩之氣,如《楚辭·大招》以“天白颢颢”喻指蒼穹之純白廣袤,體現自然本初的純淨狀态。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王力等.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4.
  3. 何九盈等. 《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颢氣”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ào qì(與“浩氣”同音),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核心定義
    “颢氣”指清新、潔白、盛大的氣息。

    • “颢”本義為白色或明亮(《說文解字》注“白皃”),引申為廣闊、光明;“氣”指自然氣息或大氣。
    • 例如形容秋日天空明淨、空氣清新,或自然中高遠甯靜的氛圍。
  2. 文學意象
    常用于描繪天空、秋氣或自然界的純淨感,如“秋高颢氣爽”。

    • 古代文獻中多與“清英”“混濁”對比,如班固《西都賦》:“轶埃壒之混濁,鮮颢氣之清英”(意為超脫塵埃污濁,承接潔淨之氣)。

二、用法與延伸

  1. 自然景象描述

    • 強調潔白、盛大的特質,如唐代柳宗元寫“颢氣回合”形容天地之氣交融。
    • 宋代邵雍《秋遊》詩“先秋颢氣已潛生”,指秋氣初現時的清朗。
  2. 與“昊”通用
    “颢”有時與“昊”(指天空)互通,故“颢氣”也可代指天空的廣闊之氣。

  3. 引申用法
    少數資料(如)提到形容人“氣度高尚”,但此用法較罕見,主流仍以自然描寫為主。


三、小知識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說文解字》《文選》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抱風辨卑禅衣抄敚吃悸穿塞垂穎粗茶淡飯東補西湊肥臞蜂潰刮絶鸹鹿廣告詭號詭髻鶴發童顔黑心符褐香畫戟門狡犬加派羸薄冷鍋裡爆豆立地書櫥縷說萌陽目擊目亂精迷耐格甯戚歌驽筋女丁婦壬歐陽尚書癖習撲旂輕绡诠第麴糁區穴尚然聖宸審合石泐海枯署攝獀狩塘報填安替當通軌銅盤吞恨竵匾法往逝沃雪吾子詳刑小氣鬼曉行夜宿犀角燭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