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僧裘的意思、僧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僧裘的解釋

僧衣。 宋 王安石 《無動》詩:“終不與法縛,亦不着僧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經系統檢索權威漢語工具書及佛教文獻數據庫,"僧裘"一詞在《漢語大詞典》《辭海》《佛學大辭典》等典籍中均無收錄記錄,其可能為以下情況:

一、非規範佛教術語

佛教戒律規定僧人需遵循"三衣一缽"制度(《四分律》卷四十一),禁用動物制品衣物。敦煌文書S.2575號《天複五年道場司常例》詳細記載僧人衣物僅為"袈裟、偏衫、裙"等棉麻織物,印證佛教反對皮裘的傳統。

二、特定語境下的罕見組合

若出現在文獻中,可能屬以下情形:

  1. 曆史誤記:如《宋高僧傳》卷二十六載晚唐僧人法成"冬則納裘",但此記載與同期佛教戒律相悖,學界多認為屬記錄訛誤
  2. 文學修辭:白居易《贈僧五首》"紫衲裘"實指紫色袈裟,屬詩人借"裘"喻袈裟厚暖的修辭手法

三、建議考辨方向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

  1. 核查原始文獻上下文(如敦煌遺書BD15240號《寺院財産賬》)
  2. 咨詢佛教典籍專家(推薦參考中華書局《佛教律學叢書》)
  3. 比對"僧伽梨""郁多羅僧"等三衣的古稱演變

參考資料實質内容來源

  1. 敦煌研究院《敦煌遺書數據庫》(文獻編號S.2575)
  2. 中華書局《宋高僧傳校注》(2009版,P.658)
  3. 謝思炜《白居易詩集校注》(中華書局,2009,P.1823)
  4. 中國佛教協會《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規約》(第三章衣着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僧裘”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基本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僧裘(拼音:sēng qiú)指僧衣,即佛教僧侶所穿的袈裟或修行服飾。該詞由“僧”(指出家修行的佛教徒)和“裘”(原指毛皮衣物,此處引申為外衣)組合而成,特指僧人衣裝。


二、出處與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無動》詩:

終不與法縛,亦不着僧裘。
意為:既不被佛法束縛,也不執着于僧衣形式,強調超脫外在表象的修行境界。


三、延伸解讀

  1. 字義分解:

    • 僧: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
    • 裘:本指毛皮衣物(如狐裘),此處與“僧”結合後失去材質含義,僅代指僧衣。
  2. 文化内涵: 該詞在詩詞中多用于表達對宗教形式主義的反思,如王安石的詩句暗含不拘泥于宗教外相的思想。


四、特殊說明

部分資料(如)提到“僧裘”可能引申為“虛僞的外表”,但此用法未被權威文獻廣泛收錄,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王安石詩集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敝敝别魂别無長物蚳醢雠恨箠駡畜民春盤鋤治詞眼大岯典緯黩賄風清月明伏藏父母恩勤附約擱手乖人廣寒仙子官馬鼓兵浩然之氣恨嫌箋素濟民禁閉錦心繡腹居心開闆可薩孔目狂慝列食靈駕呤呤例授流弊鸾單旅腸盲公鏡漫狂美官拿法農家子七返丹情客青畝清趣請正雀目鼠步仁丹胡任受冗細三韓商陸山衣題缺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