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明君的意思、明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明君的解釋

(1).賢明的君主。《左傳·成公二年》:“大夫為政,猶以衆克,況明君而善用其衆乎?” 唐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還應雪 漢 恥,持此報明君。” 明 劉基 《拟連珠》之六八:“去奢尚儉,明君所以弭邪侈。”

(2).舞名。 宋 樂史 《綠珠傳》:“ 緑珠 能吹笛,又善舞《明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明君”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明君”指賢明、有德行的君主,強調統治者具備智慧、公正、善用人才等品質,能夠有效治理國家并造福百姓。例如《左傳》中提到“明君善用其衆”,唐代駱賓王詩句“持此報明君”均體現這一核心意義。


二、曆史出處與引用

  1. 經典文獻

    • 《左傳·成公二年》:“大夫為政,猶以衆克,況明君而善用其衆乎?”
    • 唐代駱賓王《宿溫城望軍營》:“還應雪漢恥,持此報明君。”
  2. 延伸用法

    • 漢代起,“明君”也用于形容官員或臣子對君主的期許,如曹植《上責躬應诏詩表》以“明君”喻理想統治者。

三、其他含義

  1. 舞曲名
    宋代《綠珠傳》記載,綠珠善舞《明君》,此處“明君”為古代舞蹈名稱。
  2. 代指王昭君
    因避司馬昭諱,部分文獻改稱“王明君”(如潘嶽《王明君詞序》),但此用法較少見(注:該來源權威性較低,需謹慎參考)。

四、近義與反義詞


“明君”一詞以“賢明君主”為核心,兼具曆史文獻中的具體引用和文化延伸(如舞名)。其内涵強調君主的德行與治國能力,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明君的意思

明君一詞指的是有德才兼備,明察秋毫,治國有方的君主。他具有聰明智慧、明辨是非、公正無私的品質,能夠領導國家和民衆走向繁榮富強的道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明君這個詞的部首是日字旁,拆分後的筆畫數分别是明(8畫)和君(7畫)。

來源和繁體

明君一詞源自中國古代文學和曆史上的君主稱號。在繁體字中,明君的寫法為「明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明君的古時寫法為「明君」,字體呈現古樸華麗的形式。

例句

1. 他作為一位明君,始終以人民的利益為重。

2. 曆史上有許多明君被後世稱頌。

組詞

1. 閱人無數:指明君具有廣博的知識和才幹。

2. 執政明君:指明君在執掌政權時具有明智和公正的執政方式。

近義詞

明主、賢主、聖明、明智

反義詞

昏暗、昏君、昏庸、冥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