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息的意思、省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息的解釋

停止。 漢 蔡邕 《黃钺銘》:“于是儲廩豐饒,奉使不懸;人逸馬畜,弓勁矢利。而經用省息,官有餘資。”《後漢書·吳祐傳》:“民有争訴者,輒閉閤自責,然後斷其訟,以道譬之……自是之後,争隙省息,吏人懷而不欺。” 南朝 梁 陸倕 《至浔陽郡教》:“舊須發民治道,及戍邏揄樵採,諸如此類,一皆省息。”《南史·徐勉傳》:“非謂拔葵去織,且欲省息紛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省息”屬于現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構成語素拆分解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語素的解釋,“省”包含三層核心義項:(1)行政單位,如“省份”;(2)節約,如“省電”;(3)簡略,如“省略”。而“息”在《漢語大詞典》中則有六種基礎含義,其中與“省”搭配時主要取“停止;休息”或“滋長;繁殖”之意,如《釋名·釋言語》載“息,塞也,言物滋息塞滿也”。

綜合構詞規律,“省息”存在兩種解釋路徑:其一指“節省開支并休養生息”,源自《漢書·食貨志》“省息徭役,五谷豐熟”的古漢語用法,此處“息”取“休養”義;其二解作“省略消息”,屬現代網絡語境下的變體用法,但未被規範辭書收錄。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特别強調,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經濟治理領域,現代使用建議優先采用“節省休養”的标準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省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省息(拼音:shěng xī)意為停止,主要用于描述事務、争端或活動的終止狀态。例如古籍中“經用省息”指財政開支停止消耗,“争隙省息”表示紛争平息。


二、結構與引證

  1. 字形結構
    由“省”(上下結構)和“息”(上下結構)組合而成,兩字均含“停止”的引申義。

  2. 古籍用例

    • 漢蔡邕《黃钺銘》:“經用省息,官有餘資。”
    • 《後漢書·吳祐傳》:“争隙省息,吏人懷而不欺。”
      均通過具體語境體現“停止”的核心含義。

三、綜合釋義

該詞強調通過節制或管理達成終止效果,如節省開支、平息糾紛等場景。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如“停息”)或具體古籍背景,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沖洗春聲蔥粲打胡哨當紅獨身恩盼甘蜜幹忤工作總結裹鋒橫佚恨望黃策子箭垛嚼用借以肌膚京朝槿榮九牛去得一毛菌肥寇抄款表量議獠徒裂葉風蠡琖露囤賣客密簡謬論謀朝拈花微笑配子噴管平雅輕翼齊刃三個代表埽除撒手鐧上市公司繩束嬸嬸奢易試嘗十過太一壇湯禹剸節僞學渭陽之情溫瘧下酒物獻納使小打小鬧小國寡民嚣嘩歙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