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貌。多指才能出衆。《世說新語·賞譽下》“後來出人 郗嘉賓 ” 劉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續晉陽秋》:“大才槃槃 謝 家 安 , 江 東獨步 王文度 ,盛德日新 郗嘉賓 。” 宋 陳履常 《東山谒外大父墓》詩:“土山宛轉屈蒼龍,下有槃槃蓋世翁。” 清 龔自珍 《題王子梅盜詩圖》詩:“君才何槃槃,體制偏臚列。”《官場現形記》第五二回:“再加以令嶽大人的聲望罩在那裡,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調度有方,還怕不蒸蒸日上嗎?”
“槃槃”是一個疊詞,讀音為pán pán,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形容才能出衆
該詞最早見于《世說新語·賞譽下》劉孝标注引《續晉陽秋》:“大才槃槃謝家安,江東獨步王文度。”此處“槃槃”形容謝安(謝家安)才華橫溢、能力超群。
引申為盛大、宏偉之貌
在古漢語中,“槃槃”也可指事物規模或氣勢宏大,如形容山勢盤曲深廣(“槃深”)或樹木根節交錯(“槃根”)。
若需進一步了解“槃”字的本義或相關成語,可參考《說文解字》或《世說新語》等文獻。
《槃槃》一詞是一個漢字詞,它指的是一種佛教用品,常用于盛裝佛像或佛經的容器。槃槃也可以泛指佛家典籍,因此在佛教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槃槃》這個字由木字旁和貝字旁構成。木字旁表示與木有關的物質,貝字旁則表示盛裝或財富。這個字的總筆畫數為12畫。
槃槃一詞最早出現在佛教經典《法華經》中,被廣泛使用于佛教文化中。後來,這個詞也被廣泛引用于其他文學作品和日常語言中。
《槃槃》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磐磐」,繁體字的字形更加複雜,顯示出了古老漢字的特色。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槃槃這個詞采用的是更加傳統的字形。以「般般」表示,般是佛教用語,意思是一切或種種,也是指一種菩薩的名號。
1. 他在槃槃中找到了内心的甯靜。
2. 這個槃槃是由上等的木材制作而成的。
3. 槃槃中盛滿了佛經和珍貴的佛像。
1. 槃槃佛:佛教用語,指佛像盛裝于槃槃中。
2. 槃槃經:指盛裝佛經的槃槃。
3. 槃槃盛:用槃槃盛裝。
槃子、容器、盛器。
空、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