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汝墳的意思、汝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汝墳的解釋

(1).指古 汝水 堤岸。《詩·周南·汝墳》:“遵彼 汝 墳,伐其條枚。” 毛 傳:“ 汝 ,水名也。墳,大防也。” 唐 孟浩然 《行至汝墳寄盧徵君》詩:“行乏憩予駕,依然見 汝 墳。” 宋 梅堯臣 《汝墳貧女》詩:“ 汝 墳有貧女,行哭音悽愴。”

(2).《詩·周南·汝墳序》:“《汝墳》,道化行也。 文王 之化行乎 汝 墳之國。”後因以“汝墳”稱美教化廣被之國。 南朝 宋 王韶之 《宋宗廟登歌·高祖武皇帝歌》:“功并敷土,道均 汝 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汝墳”一詞具有雙重含義,既指具體的地理實體,也指《詩經》中的著名篇章,其解釋如下:

一、地理實體含義

指古代汝水(今河南省境内河流)的堤岸或高地。

“汝”為水名,屬古四渎之一;“墳”在古漢語中通“濆”,指水邊高地或堤防。《爾雅·釋水》釋“墳”為“大防”,即河岸。郦道元《水經注·汝水》記載汝水流經區域,其沿岸高地即稱“汝墳” 。

二、《詩經》篇名含義

指《詩經·周南》中的詩歌《汝墳》,反映先秦時期的社會生活:

  1. 主題:描寫妻子在汝水岸邊勞作時思念遠役丈夫,重逢後既欣喜又憂懼的矛盾心理。
  2. 文化價值:展現周代徭役制度下民衆的生存狀态,結尾“雖則如毀,父母孔迩”暗含對暴政的隱晦批判(參見《毛詩正義》) 。
  3. 語言特色:采用“伐其條枚”“伐其條肄”等起興手法,以樹木生長隱喻時間流逝,情感表達含蓄深沉。

三、曆史演變

漢代學者鄭玄《毛詩箋》認為“汝墳”之地屬周南諸侯國轄區,清代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考證其地理位置約在今河南襄城至汝南一帶。現代學者揚之水《詩經名物新證》結合考古成果,指出詩中“鲂魚赪尾”等意象印證了汝河流域的漁獵生活形态 。

權威參考文獻

  1. 《爾雅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本)
  3. 揚之水《詩經名物新證》(北京出版社)
  4. 郦道元《水經注》(陳橋驿校證本)

網絡擴展解釋

“汝墳”一詞的含義需要結合《詩經》及曆史文獻綜合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一、地理含義

指汝河(今河南省境内河流)的堤岸或水邊。

二、《詩經》中的詩篇

《汝墳》是《詩經·周南》中的一篇,通過女性視角表達對丈夫的思念與擔憂:

  1. “伐其條枚”:女子砍伐樹枝,暗示勞作與等待的漫長(“條”指樹幹,“枚”為新枝)。
  2. “惄如調饑”:形容思念如饑餓般難耐(“調饑”實為“朝饑”,喻情感渴求)。
  3. “王室如燬”:丈夫因王室事務被迫再次離家,反映戰争或勞役對家庭的沖擊。

三、文化引申義

漢代學者認為此詩象征周文王教化廣被,故“汝墳”被引申為政治清明的理想國度。但此說後世多視為附會,現代研究更關注其現實主義色彩。

常見誤區糾正

建議結合《詩經》原文(如“鲂魚赪尾”喻勞役艱辛)及曆代注釋進一步探究其文學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擺翠飽看暴繇徧賜柴胡出婦大藏經點取彫疎蝶泳東牀姣婿都工鬥合都畿哆嗦風光旖旎覆盆難照改操易節港澳台投資經濟槀草公畝涵衍恍如翦水花焦煩皦日鴃舌沮衂客星槎六賊六铢錢沒巴沒鼻彌羅木栾諾已丕則破損格前站瞧科喬遷之喜俏式青銅邛竹山秋分栖逸奇志僧麈省閣實塌塌戍堡所知障癱睡忘恩網膜違條犯法诿延霧簾雲幕蝦荒蟹亂鮮于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