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鈴的意思、門鈴的詳細解釋
門鈴的解釋
[jingle bell;door bell] 安裝在門上的鈴,室内人可聞聲開門
詳細解釋
安裝在門内的鈴。鈴鍵在門外,用來從門外喚人開門。近現代通常裝置的是電鈴。 唐 張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九:“初當授衣假,無吏挽門鈴。” 巴金 《靜夜的悲劇》:“她伸出那隻戴着漂亮手套的手去拉門鈴。”
詞語分解
- 門的解釋 門 (門) é 建築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的裝置:門兒。門口。開門見山。 形狀或作用像門的東西:電門。 途徑,訣竅:門徑。門道兒。 舊時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現亦指一般的家庭:門第。門風
- 鈴的解釋 鈴 (鈴) í 用金屬做成的響器,形式不一:鈴铛。鈴钹。鈴铎。按鈴。電鈴。車鈴。 像鈴的東西:啞鈴。棉鈴。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門鈴是安裝在門戶上,供來訪者按壓或觸碰以發出聲響提示主人的裝置。其核心功能是通過聲音信號實現内外人員的溝通聯絡。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曆史演變及現代應用三個維度解析:
一、基礎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門鈴(mén líng):安裝在門上的鈴,門外的人用手按動或觸碰時,鈴會發聲,通知屋内的人開門。
該定義明确其核心屬性為:
- 安裝位置:固定于門戶;
- 觸發方式:由訪客主動操作(按壓/觸碰);
- 功能目的:通過鈴聲傳遞來訪信號。
二、曆史演變與詞源
“門鈴”一詞由“門”與“鈴”複合構成:
- “門”:象形字,本義為建築出入口,《說文解字》釋為“聞也,從二戶,象形”;
- “鈴”:金屬響器,《廣韻》注“鈴,似鐘而小”,古代多用于警示或宣告。
早期門鈴多為機械式鈴铛(如拉繩鈴),20世紀後隨着電子技術發展,逐步演變為電鈴、電子音樂鈴及無線智能門鈴。該詞最早見于清代文獻《兒女英雄傳》,印證其作為生活器具的普及性。
三、現代應用與技術分類
當代門鈴系統按技術原理可分為三類:
- 有線電子門鈴:通過電路觸發蜂鳴器發聲;
- 無線門鈴:采用射頻信號傳輸,主機與按鈕分離安裝;
- 智能可視門鈴:集成攝像頭、對講功能,支持遠程手機通知(如人臉識别警報)。
根據《建築電氣設計規範》(GB 50034-2013),門鈴系統需符合聲壓級标準(室内≥60dB)及防水等級要求(戶外按鈕IP54以上)。
權威參考文獻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 《建築電氣設計規範》GB 50034-2013,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電子信息術語庫:http://www.termonline.cn(檢索詞:門鈴)
網絡擴展解釋
門鈴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門鈴是安裝在門上的裝置,用于通過聲音提示室内人員有訪客到來。其核心功能是“示警”,即通過鈴聲傳遞門外有人需要開門的信號。現代門鈴多為電鈴,而傳統形式包括拉繩鈴铛。
二、曆史演變
- 古代形式:中國古時大戶人家使用門環叩擊門釘發聲,作為門鈴的替代品。
- 近代發展:唐代文獻已記載“門鈴”一詞(如張籍詩句“無吏挽門鈴”),早期通過繩索機械拉響。
- 現代技術:19世紀後電鈴普及,當代衍生出無線門鈴、可視門鈴等智能類型。
三、類型與原理
- 有線電鈴:需布線連接按鈕與發聲器。
- 無線門鈴:通過無線電信號觸發,安裝便捷。
- 能量捕獲門鈴:按壓按鈕時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驅動,無需電池。
四、文化意象
在文學中常作為“訪客到來”的象征(如巴金作品描述),承載人際互動的隱喻。
以上内容綜合了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完整信息可通過原始網頁查看。
别人正在浏覽...
岸埽百馬拜揖頒秩爆發變星儤賀嘈音稱奇道絶埫塎篡事頂飾都堂蕃植飛瓊蜂目豺聲粉身幹侯告命宮保規拟鑒昧解垢羁絡機鑿儁令客槎誇夫浪蕩連梃理寃摘伏露苗脈望帽頂米糒鳴高密燕耐久盤鈴歉弊染惹沙害山胡恃明史氏記恕己書诏私慝歲籥恬敏條緒貼邊挺杖駝毳網巾五采鹜新鄉飲大賓銜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