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的意思、粉身的詳細解釋
粉身的解釋
犧牲性命。 唐 杜甫 《江頭五詠·丁香》:“晚堕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唐 薛調 《無雙傳》:“老夫乃一片有心人也。感郎君之深恩,願粉身以答效。” 宋 蘇轼 《江瑤柱傳》:“苟不得志,雖粉身亦何憾。”
詞語分解
- 粉的解釋 粉 ě 細末兒:粉末。粉劑。粉塵。米粉。花粉。藥粉。漂 * 。 特指化裝用的粉末:香粉。粉墨登場。粉黛。撲粉。粉霜。 用塗料抹刷:粉刷。粉飾。 使破碎,成為粉末:粉碎。粉身碎骨。 白色的或帶粉末的:粉牆
- 身的解釋 身 ē 人、動物的軀體,物體的主要部分:身軀。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樹身。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獻身。 親自,本人:自身。親身。身教。身體力行。 統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坣 )。身敗名裂
網絡擴展解釋
“粉身”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意義
指身體被徹底粉碎,常用于描述極端的物理性毀滅。例如:“巨石墜落,粉身碎骨。”
-
比喻意義
- 犧牲生命:強調為某種目的或恩情甘願付出生命。如:“感君深恩,願粉身以答效。”(出自唐代《無雙傳》)
- 慘重失敗:形容被徹底擊敗或摧毀,毫無反抗之力。例如:“敵軍在此戰中粉身潰敗。”
二、使用場景
- 文學表達:多見于詩詞或誓言中,體現獻身精神。如宋代蘇轼《江瑤柱傳》:“苟不得志,雖粉身亦何憾。”
- 日常語境:可形容重大挫折或報恩決心,如“粉身難報”“粉身碎骨渾不怕”(明代于謙詩句)。
三、相關詞彙
- 近義詞:粉骨碎身、肝腦塗地、赴湯蹈火
- 反義詞:完好無損、全身而退
四、注意事項
單獨使用“粉身”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犧牲或失敗),而在成語“粉身碎骨”中,則更強調為理想或使命奉獻一切的決心。
網絡擴展解釋二
粉身(fěn shēn)這個詞源于漢字,含有豐富的意義。下面是關于粉身的詳細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粉身的拆分部首是丶(點)和示(礻),其中示是常見的部首,表示與宗教、信仰相關的意義。粉身的拆分筆畫為10畫。
來源:粉身一詞的來源較為有趣。它最初來源于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傳說中仙女能夠将自己化為粉末狀,又能重新恢複原狀。因此,粉身在漢字中逐漸形成了“化為粉末狀”的意思。
繁體字:粉身的繁體字為「粉身」。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粉身的寫法稍有不同。常見的寫法是「□ □」,其中方框中的兩個方格表示粉身二字,用于表示粉末狀。
例句:他不屑于粉身碎骨地報仇雪恨。
組詞:化為粉身、粉身碎骨、粉身破骨等。
近義詞:化為灰燼、粉身碎骨。
反義詞:複活、重生。
希望上述内容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