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恕己的意思、恕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恕己的解釋

(1).寬宥自己。《楚辭·離騷》:“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妬。” 王夫之 通釋:“如心謂之恕。君子之恕,如其心之忠也。小人之恕,如其心之邪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魯二女》:“不料 漢 人恕己,好言古女淫佚也。”

(2).謂擴充自己的仁愛之心。《漢書·成帝紀》:“崇寬大,長和睦,凡事恕己,毋行苛刻。”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垂惻隱於有生,恒恕己以接物者,仁人也。” 唐 白居易 《王澤流人心感策》:“夫欲使王澤旁流,人心大感,則在陛下恕己及物而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恕己”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寬容或寬宥自己,即在面對自身過錯時保持諒解的态度。這一概念既包含對自我的包容,也涉及道德層面的自我修養。

二、詳細解釋

  1. 寬宥自己
    源于《楚辭·離騷》中“羌内恕己以量人兮”,指以己度人時對自身過失的寬容。王夫之在《通釋》中進一步區分:君子的“恕己”是基于正直之心,而小人則可能因私欲扭曲此意。

  2. 擴充仁愛之心
    漢代《漢書·成帝紀》中“凡事恕己”的用法,強調通過自我寬恕推及對他人的仁愛,體現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自我反思或勸誡他人時,例如:

四、現代啟示

該詞提醒人們平衡自我要求與心理調節,既非縱容錯誤,也避免過度苛責,與當代心理學“自我接納”理念有一定契合。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典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楚辭》及漢代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恕己是什麼意思

恕己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原諒自己、寬恕自己。它由“恕”和“己”兩個字組成,代表着對自己的錯誤、過失或缺點進行原諒和寬容。

恕己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恕己的拆分部首為心,其中“恕”從心旁,己從己旁。根據規範漢字拆分的筆畫排序,恕的筆畫數為10畫,己的筆畫數為3畫。

恕己的來源

恕己一詞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己未恕”的文言詞語,意為對未能恕己的人進行進一步容忍和寬容。

恕己的繁體字

恕己的繁體字為「恕己」,沒有特殊的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恕己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恕己的字形并沒有發生較大變化。仍然保持着現代漢字的形狀和結構。

恕己的例句

1. 我們應該學會恕己,不要過于自責。

2.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我們需要學會恕己。

恕己的組詞

恕己沒有常見的組詞形式,一般單獨出現。

恕己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原諒自己、寬恕自己

反義詞:責怪自己、不原諒自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