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米糒的意思、米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米糒的解釋

米糧。《後漢書·趙孝傳》:“可且歸,更持米糒來。”《後漢書·南匈奴傳》:“又轉 河東 米糒二萬五千斛,牛羊三萬六千頭,以贍給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米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與糧食相關,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文獻例證

  1. 《後漢書》用例:
    • 東漢時期,“米糒”常指代加工後的米糧,如幹糧或儲存糧,用于軍隊補給或赈災(如“牛羊三萬六千頭,以贍給之”的上下文中)。

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古語詞,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在研究曆史文獻或古文翻譯時可能涉及。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糧食相關詞彙(如“米糱”等),可參考《史記》等擴展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米糒》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mǐ liáng。

拆分部首和筆畫

《米糒》的部首是⺲(米字旁),總共有14畫。

來源

《米糒》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食物和農業文化。其中,“米”代表稻谷或大米,“糒”意為米粒。

繁體

在繁體字中,“米糒”使用的是「米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使用篆書或隸書時,寫作「糒」的字形會有所不同。

例句

1. 他每天都吃大碗的米糒。

2. 奶奶用精心煮熟的米糒制作了一道美味的點心。

組詞

米飯、糒粟、糒糕、米面糒子。

近義詞

米粒、米糧、谷粒。

反義詞

稻谷、糧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