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梃的意思、連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梃的解釋

古代一種守城武器。《墨子·備城門》:“二步置連梃、長斧、長椎各一物。”梃,一本作“ 挺 ”。《通典·兵五》:“連梃,如打禾連枷狀,打女牆外上城敵人。”《太平禦覽》卷三三七引此作“連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連梃是漢語中一個曆史悠久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由多個部分連接而成的棍狀器具。該詞最早見于古代軍事與農業文獻,具有雙重釋義:

一、農具類 指「連枷」,即由長柄與轉動竹條組成的谷物脫粒工具,常見于宋元農書。如《王祯農書》載其形制:"用木條四莖,以生革編之,長可三尺,闊可四寸,又有以獨梃為之者"(來源:《中國古代農具發展史》)。

二、兵器類 古代守城器械之一,屬《墨子·備城門》所列十二種兵器系統。形制為帶有鐵鍊或繩索的長柄武器,可揮擊攀爬城牆的敵軍,唐代《通典·兵典》稱之為"連梃,如打禾連枷狀,用打女牆外上城敵人"(來源:《中國兵器史稿》)。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标注為"lián tǐng",現代漢語中已逐漸被「連枷」替代,但在研究冷兵器史、農業工具史的學術著作中仍作為專業術語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連梃”是古代一種守城武器,主要記載于《墨子》的城防篇目中。以下是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連梃(拼音:lián tǐng)是戰國時期用于守城戰的重要器械,常與長斧、長椎等武器配合使用,部署在城牆防禦工事附近。據《墨子·備城門》記載,守城時需“二步置連梃、長斧、長椎各一物”,表明其密集配置的特點( )。

2. 結構與用途

3. 曆史背景
《墨子》中多次提及連梃,反映出戰國時期城池攻防戰的激烈程度。其部署位置常靠近弩、戟等武器,說明在守城戰術中承擔關鍵作用()。

提示:若需更詳細的曆史考證或實物複原資料,建議查閱《墨子》原文或考古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半規管寶绶庇托欂盧不完全歸納推理茶場馳化沖機抽揀揣事楚石除月掉書袋地關妒女津讀物廣西旱暵鴻沆滑輪桓碑浣花翁渙如冰釋鹄奔亭奸态機動車結陳鲸波鼍浪刊書款洽瞞産駡市滵溢南方牛氣女腳竅窕七上八落忍情柔慈讪論神廚沈果蛇入筩中曲性在識檢石牙黍糕疏絕書客誦吟所有主貪謀探子晚就味同嚼蠟微析蚊母樹五尺之孤悟境無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