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漢 張奂 任 安定屬國 都尉,聯合 羌 人擊敗 匈奴 , 羌 人頭領感恩而獻馬二十匹、金鐻八枚, 奂 對諸 羌 首領說:“使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懷。”即以金、馬悉數歸還。事見《後漢書·張奂傳》。後因以“馬願如羊”為官吏從政清廉之典。
“馬願如羊”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與官吏清廉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出自《後漢書·張奂傳》。東漢時期,張奂任安定屬國都尉時,聯合羌人擊敗匈奴。羌人首領為表感激,獻上二十匹馬和八枚金器。張奂卻拒絕收受,并說:“使馬如羊,不以入廄;使金如粟,不以入懷。”意為即使財物如羊、粟般普通,也不應私占。最終他将所有贈禮悉數歸還,彰顯清廉品格。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他含“馬”“羊”的成語(如“亡羊補牢”“馬到成功”),可參考相關文獻。
馬願如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馬兒像羊兒一樣安靜,形容事物變得平和溫順。
馬願如羊的第一個字“馬”是馬的馬頭部首,有3畫;第二個字“願”是心的意思,有13畫;第三個字“如”是女的意思,有6畫;最後的字“羊”是羊的首字,有6畫。
馬願如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望見一群奔馬,突然馬兒像羊兒一樣停下來,安靜而馴順。項羽感悟到,他作為統帥,也應該像這些馬兒一樣保持平和溫順的心态。
馬願如羊的繁體字是「馬願如羊」。
在古代,馬願如羊的字寫作「馬願如羊」。
他面對困難時,總是能夠保持冷靜如馬願如羊。
- 山羊馬:意思是指形狀像山羊的馬類動物。
- 羊馬之交:意思是指以馬和羊來形容關系密切的朋友。
- 馬馬虎虎:意思是指做事不認真、草率馬虎。
- 安如磐石:意思是指像巨石一般穩固、安定。
- 安如泰山:意思是指像泰山一樣穩定而不動搖。
- 虎頭蛇尾:意思是指開始勢頭很大,但後來變得疲軟而不顧。
- 馬失前蹄:意思是指馬兒失去了前蹄,喻指墜入困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