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均的意思、七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均的解釋

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為宮音,以律為宮所建立的七種音階,稱為“七均”。《隋書·音樂志中》:“ 譯 遂因其所撚琵琶,絃柱相飲為均,推演其聲,更立七均。” 宋 黃庭堅 《和邢惇夫秋懷》之三:“七均師無聲,五和常主淡。”參見“ 七音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七均”是一個與中國古代音樂理論相關的術語,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音樂理論中的核心概念

  1. 基本定義
    指古代将七音(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與十二律(黃鐘、大呂等音高标準)相配合,每律均可作為宮音,由此建立的七種音階體系。

  2. 曆史背景
    這一概念在《隋書·音樂志》中已有記載,宋代黃庭堅的詩句“七均師無聲”也提及此術語,說明其應用貫穿古代樂理發展。

  3. 結構特點
    十二律每律對應一個調高,以某律為宮音時,其他六音按音程關系排列形成音階,共可生成十二組不同的七聲音階,每組稱為“一均”,合稱“七均”。

二、引申的成語含義(需謹慎參考)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七均”作為成語時,表示“平均分配或分攤”。但此用法在古代文獻中未見明确依據,可能是現代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注意:若需學術引用,建議優先參考《隋書》《宋史》等古籍原文或權威音樂史研究資料,現代網絡詞典中的引申義可能存在釋義偏差。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均

七均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七”和“均”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七”字的部首為一,總筆畫數為二。而“均”字的部首為土,總筆畫數為七。

來源

“七均”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史書《左傳》中的一段話。在《左傳》中,有一句經典的描述:“七均一公,俱無私勿。”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七人平均分配公地,沒有私自占有的行為。”後來人們就用“七均”來形容公平、平均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七均”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沒有較大的變化。依然是由“七”和“均”兩個字組成。

例句

他善于處理各種矛盾,七均待人。

組詞

公均、平均、公正、均勻

近義詞

平均、公正、均衡

反義詞

欺壓、不均、不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