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漢竹的意思、漢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漢竹的解釋

竹的一種。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四·竹》:“ 永昌 漢竹,可為桶斛。”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二》:“ 永昌 有漢竹,一節受一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漢竹”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含義,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

一、植物學定義(基本含義)

“漢竹”指一種特殊竹類,主要特征為節長、容量大。明代謝肇淛《五雜俎》記載永昌(今雲南保山)地區的漢竹「一節可容一斛」,李時珍《本草綱目》也提及可作容器。這種竹材在古代常被用于制作桶、斛等器具。

二、成語比喻(引申含義)

源于漢武帝典故,比喻堅貞不屈的品質。漢武帝曾因竹子生長緩慢感歎,臣子白公維以竹子需陽光水分為喻,勸谏帝王應如漢竹般堅韌。由此形成成語,用于贊美人品高尚、堅守原則。

三、文學形式(地域文化)

特指“漢口竹枝詞”,是武漢地區清代文人模仿民間歌謠創作的詩歌形式。這類作品以方言記錄市井生活,反映社會風俗,具有鮮明的民間審美特征,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産。

使用注意

  1. 在植物學或成語典故中,讀音為hàn zhú
  2. 作為文學體裁時,常與武漢地域文化關聯
  3. 現代語境中,武漢“竹葉山”“漢竹廣場”等地名也源于此

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釋義方向,若需更詳細文獻可參考《本草綱目》《五雜俎》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漢竹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古代漢民族使用的竹制器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漢竹的部首是“竹”,表示該字與竹相關。它的總筆畫數為8畫。

來源:

漢竹源自中國古代,與漢民族的生活和文化密切相關。在古代,竹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在建築、器物制作等方面有廣泛應用。

繁體:

漢竹的繁體字為「漢竹」。

古時候漢字寫法:

漢竹在古代寫法中會略有變化,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一緻。古代的漢字寫法更加古樸、簡練,形狀有時候會更加難以辨認。

例句:

1. 這個漢竹籃子是用竹子手工編織的。

2. 在古代,人們常常用漢竹制作家具和日常用品。

組詞:

漢竹的組詞有:漢竹編、漢竹匠、漢竹椅。

近義詞:

與漢竹的意思相近的詞語有:中華竹器。

反義詞:

與漢竹意思相反的詞語目前未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