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詞牌名。又名《瑣窗寒》、《鎖寒窗》。雙調,九十九字,仄韻。
“鎖窗寒”是古典詩詞中的詞牌名,其解釋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周邦彥的《瑣窗寒·寒食》為代表作,通過羁旅愁思與寒食節令的對照,展現細膩情感。後世文人亦多用此調表達孤寂、懷舊之情,成為婉約詞風的典型載體。
“鎖窗寒”既是詞牌名,也承載了傳統詩詞中“封閉寒窗”的意境,兼具形式規範與情感表達的雙重藝術價值。
鎖窗寒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詞組成。其中,“鎖窗”指的是關上窗戶,不讓冷風進入室内,“寒”則表示寒冷、冰冷的意思。因此,鎖窗寒的意思就是在室内關上窗戶,避免寒冷的天氣進入。
拆分部首和筆畫:
鎖(金部,五畫) + 窗(穴部,十六畫)
寒(宀部,五畫)
來源和繁體:
《鎖窗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著名文學家蕭統的《祝英台近詩》中。其中一句詩雲:“鎖窗寒夜欲黃昏。”在繁體中,成語保留了原文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鎖窗寒的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其中,“鎖”字的古代寫法為䥗,窗的古代寫法為牕,寒的古代寫法為⿱宀衣。
例句:
1. 氣溫驟降,他立刻鎖窗寒,不讓冷風進入屋内。
2. 外面天氣很冷,他關上窗戶,鎖窗寒,使屋内保持溫暖。
組詞:
鎖門、鎖緊、寒冷、寒氣、窗戶
近義詞:
關窗寒、閉窗、緊閉窗戶
反義詞:
敞開窗戶、通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