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蠻箋的意思、蠻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蠻箋的解釋

亦作“ 蠻牋 ”。 唐 時高麗紙的别稱。亦指 蜀 地所産名貴的彩色箋紙。 唐 陸龜蒙 《酬襲美夏首病愈見招次韻》:“雨多青合是垣衣,一幅蠻牋夜款扉。” 宋 辛棄疾 《賀新郎》詞:“十樣蠻牋紋錯綺,粲珠璣。” 清 徐芳 《柳夫人小傳》:“每宗伯( 錢謙益 )句就,遣鬟矜示 柳 ,擊鉢之頃,蠻箋已至,風追電躡,未嘗肯地步讓。” 姚錫鈞 《和了公和》:“分付幾園老居士,蠻牋同擘酒家樓。”參閱 宋 顧文薦 《負暄雜錄·紙》、 元 費著 《箋紙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蠻箋(又作蜀箋)指古代中國四川地區(蜀地)特産的彩色箋紙。其名稱中的“蠻”源于古代中原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泛稱,後特指蜀地;“箋”指精美的小幅紙張,常用于題詩、寫信。蠻箋以其質地精良、色彩絢麗、工藝獨特而聞名,是唐宋時期文人雅士鐘愛的書寫載體。

詳細釋義

  1. 曆史淵源與産地

    蠻箋起源于五代至北宋時期的蜀地(今四川成都一帶)。該地區自古造紙業發達,得益于優質的原料(如楮皮)和獨特的水質,所産箋紙質地堅韌、紋理細膩。北宋文獻《益部方物略記》明确記載蜀箋“紙以麻面、屑末、滑石為之,色瑩白”,後發展為染色砑花的彩箋。

  2. 工藝特色

    蠻箋以染色和砑花技術著稱:

    • 染色工藝:采用植物或礦物染料(如紅花、靛藍)将紙張染成深紅、鵝黃、青綠等雅緻色調。
    • 砑花裝飾:在紙面壓制凹凸紋飾,常見紋樣有雲龍鳳鳥、折枝花卉等,兼具觸感與視覺美感。南宋《文房四譜》稱其“雕镂山水花木于其上,縱橫細密,皆可悅目”。
  3. 文化地位與用途

    蠻箋是文人詩詞唱和、書信往來的高檔用紙。北宋詞人晏殊《蝶戀花》中“欲寄彩箋兼尺素”的“彩箋”即指此類箋紙。其名貴品種如“十色箋”“薛濤箋”更被曆代文人推崇,明代《考槃餘事》贊其“華而不俗,貴而不奢”。

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蠻箋”是古代對特定名貴箋紙的統稱,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定義
    指唐代高麗(今朝鮮半島)進貢的紙張,同時也指中國蜀地(今四川)生産的彩色箋紙。兩種來源均被視為珍貴文房用品。

  2. 曆史與産地

    • 高麗紙:唐代從高麗傳入,紙質細膩,常用于宮廷或文人書寫。
    • 蜀箋:四川特産,以染色、印花工藝著稱,如唐代薛濤箋即屬此類。
  3. 文學意象
    詩詞中常以“蠻箋”象征雅緻與才情。例如:

    • 辛棄疾《賀新郎》用“十樣蠻箋紋錯绮”形容箋紙紋樣精美;
    • 陸龜蒙詩句“一幅蠻牋夜款扉”體現其作為文人酬答載體的功能。
  4. 延伸用法
    常與“象管”(象牙筆杆)并稱,如“蠻箋象管”泛指名貴書寫工具,多見于五代至宋代的文學作品。

若需進一步了解蜀箋工藝或高麗紙傳播路徑,可查閱《箋紙譜》《負暄雜錄》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卑宮逼供信不敢告勞蠶女倡踴成居塵香仇恥撮錄蹉踏大蘇鬥升腸分爨豐績豐珍貫珠貴州孤介故蹊害災黃埔港化洽呼服慧聖進奠金口木舌跻身克敵孔目郎伯料虎須趔趔趄趄馬訾水明光瓦亮嫩箭怒張清本青辂仁賓戎仆三都僧伽藍設館試墨壽宮松畹碎碎同諾通署頽垣敗井屯田望羊彎膝委遲威靈象傳險迥霄宸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