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口木舌的意思、金口木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口木舌的解釋

漢 揚雄 《法言·學行》:“天之道不在 仲尼 乎? 仲尼 駕説者也;不在茲儒乎?如将復駕其所説,則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 李軌 注:“金寶其口,木質其舌,傳言如此,則是 仲尼 常在矣。” 汪榮寶 義疏:“使諸儒金口而木舌者,欲其宣揚聖人制作之義,亦如奮木鐸以警衆也。”“金口木舌”原指木铎,古時施行政教時,奮木铎以振告萬民。後借喻為宣揚聖人教導的話。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儒學》:“方領圓冠,金口木舌。”《太平廣記》卷四四四引 唐 戴孚 《廣異記·魏元忠》:“必謂明公有以見教,而乃金口木舌以相遇,殊不盡勤勤之意耶?”《論語·八佾》“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為木鐸” 宋 朱熹 集注:“木鐸,金口木舌,施政教時所振以警衆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口木舌”是一個源自古代文化器具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文化背景

  1. 器具功能:
    木铎與金铎(銅舌)不同,前者用于文教,後者用于武事。朱熹曾注釋:“木铎,金口木舌,施教時所振,以警衆者”,說明其警示、教化作用()。
  2. 象征内涵:
    “铎”與“度”同音,暗含“號令限度”之意,象征政令與道德規範的傳達()。

三、出處與演變


四、用法與結構


五、補充說明

成語中的“金口”并非指黃金材質的铎,而是強調其作為傳聲工具的重要性;“木舌”則凸顯其教化屬性,與軍事用途的金铎形成對比()。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口木舌》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金口木舌》是指說話能夠辯才無礙、非常有口才的人。他們能夠用言辭的力量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說服别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金口木舌》的拆分部首為金和舌,金的部首是钅,舌的部首是舌。

《金口木舌》的筆畫數為19畫。

來源

《金口木舌》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篇中。其中莊子以“這真是個金口于漢朝!”來稱贊一位能言善辯的人。後來,這個詞被演變為形容能言善辯的人。

繁體字

《金口木舌》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金口木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關于《金口木舌》的古代漢字寫法已經無法确定,因為不同時期和不同文獻中的漢字形态可能存在差異。

例句

他在辯論賽中展現出了他的《金口木舌》,讓所有觀衆都為之傾倒。

組詞

金口、金舌、木舌

近義詞

巧舌如簧、能說會道

反義詞

語無倫次、說不出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