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屯田的意思、屯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屯田的解釋

[have garrison troops or peasants open up wasteland and grow food grain] 利用戍卒或農民、商人墾殖荒地。漢以後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軍饷和稅糧。有軍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詳細解釋

(1).利用戍卒或農民、商人墾殖荒地。 漢 以後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軍饷和稅糧。有軍屯、民屯、商屯之分。《漢書·西域傳下·渠犁》:“自 武帝 初通 西域 ,置校尉,屯田 渠犁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是歲用 棗祗 、 韓浩 等議,始興屯田。”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營田》:“若屯田,則鹹屯兵為之, 趙充國 、 鄧艾 、 羊祜 皆是也。故雲屯田。今江南民租官田者,皆名屯田。” 續範亭 《如是我聞》詩:“農場馬場造紙廠,屯田牧畜兼工業。”

(2).指屯田者所耕之田。《元典章新集·戶部·職田》:“将屯田、營田、職田一體科徵。”參閱《文獻通考·田賦七》

(3).專司屯田的機構和官員。 宋 高承 《事物紀原·三省綱轄·屯田》:“ 漢昭帝 始置屯田,而 成帝 置尚書郎一人,主戶口墾田,此蓋尚書屯田之始也。”

(4).指 北宋 詞人 柳永 。因 柳 曾任屯田員外郎,故稱。 清 宋翔鳳 《樂府馀論》:“以 屯田 一生精力在是,不似 東坡 輩以餘力為之也。” 鄭文焯 《大鶴山人詞論》:“ 屯田 , 北宋 專家,其高處不減 清真 。” 姚錫鈞 《論詩絕句》:“ 屯田 才調托微波, 蘇子 深情歷劫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屯田”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農業組織形式,主要指政府組織軍民開墾荒地以獲取軍饷或稅糧的制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屯田指由政府主導,利用戍邊士兵(軍屯)、農民(民屯)或商人(商屯)墾殖荒地的生産方式。其核心目的是解決邊疆駐軍糧草供應問題,同時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二、曆史發展

  1. 起源:可追溯至西漢文帝時期,晁錯提出“募民徙塞下”政策,成為邊疆屯田雛形。
  2. 制度化:東漢至三國時期逐漸成熟,曹操推行屯田制成效顯著,為北方統一奠定經濟基礎。
  3. 演變:唐代實行“寓兵于農”制度,屯田兵士定期換防;明代屯田規模最大,清代逐漸轉為民田。

三、主要類型

類型 實施主體 特點
軍屯 戍邊士兵 戰時作戰,閑時耕種
民屯 遷徙的農民 政府提供耕牛、農具
商屯 鹽商(明代) 通過墾荒換取鹽業專賣權

(分類依據:)

四、特點與影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朝代的屯田政策,可參考《漢書·爰盎晁錯傳》《三國志》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屯田的意思

屯田是指在農村地區進行農田的開墾和耕作的行為,也可以指農民在農村地區從事農業生産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屯田的拆分部首是屍,屯的筆畫數為4,田的筆畫數為5。

來源

屯田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孫子兵法》中,是指武将為了補充軍糧而組織士兵在附近田地上種植糧食。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指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進行耕作的意思。

繁體

繁體字中,屯田沒有變化,仍然是屯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獻中,屯田的寫法有時會稍有變化。例如,屯的"又"字旁可能會寫成"隹",田的"甲"字底部可能會寫成"乚"。

例句

1. 軍隊被派去屯田,為了解決部隊的軍糧問題。

2. 這個村莊的農民勤勞勇敢,每年都會屯田豐收。

組詞

屯田的相關詞彙有:

屯糧、屯草、屯墾、屯儲、屯兵、屯鐘

近義詞

屯田的近義詞有:

墾田、耕田、農耕、農作、種植

反義詞

屯田的反義詞有:

廢田、荒地、未耕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