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開設學館。 元 白樸 《東牆記》楔子:“老夫有一小頑,名曰 山壽 ,就托足下教訓攻書。老夫東牆下有一花木堂,先生就在其中設館如何?”
“設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開設學館,主要用于指代古代設立教學場所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總結來看,“設館”是一個以教育場景為核心的古漢語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東牆記》等元代雜劇原文或古代教育制度相關研究。
設館(shè guǎn)的意思是建造、創立宮殿、園林或者展覽館等公共建築。設館通常用于表示興建一個特定用途的場所,如博物館、藝術館、圖書館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設》字的部首是“讠”(讠為偏旁),表示與講話、說話有關。其筆畫數為9。
《館》字的部首是“饣”(饣為偏旁),表示與食物有關。其筆畫數為10。
來源:
《設館》一詞最早見于《列子·湯問》:“晉-魏為長樂,此器是極設館畫垣囿蓄谷之君。”意指在長樂設立宮殿園林,囤積糧食的國君。
繁體:
《設館》的繁體字為「設館」。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文字學家的研究,古代寫法中的《設》字由兩個部分組成:“言”和“殳”。
古代寫法中的《館》字則是由“立”旁和“餓”旁構成。
例句:
他們計劃在市中心設館,用于展覽當地的文化和藝術作品。
組詞:
設立、設想、設備、設施、設定。
近義詞:
創辦、興辦、興建、建造。
反義詞:
拆除、廢除、撤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