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訾水的意思、馬訾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訾水的解釋

即 鴨綠江 。《漢書·地理志下》:“ 馬訾水 西北入 鹽難水 (今 渾江 ),西南至 西安平 入海。”《新唐書·東夷傳·高麗》:“有 馬訾水 出 靺鞨 之 白山 ,色若鴨頭,號 鴨渌水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馬訾水是中國古代對鴨綠江的曆史稱謂,最早見于《漢書·地理志》記載。該名稱源自漢代對東北地區水系的命名體系,"馬"指代流域内特有的生物種群,"訾"通"淄",取義水色青黑的特征組合。據《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記載,這一名稱承載着古代中原王朝對邊疆地理的認知體系,反映了漢代測繪技術對東北水系的空間定位。

從地理特征分析,馬訾水發源于長白山主峰南麓,幹流流經今吉林省白山市、通化市,成為中朝兩國的天然界河。其水文特征表現為季節性水位變化顯著,冬季結冰期可形成天然通道,這一特性在《三國志·魏書·東夷傳》中已有明确記載。流域内發現的漢四郡遺址群證實了該水道在漢魏時期東北亞交通網絡中的重要地位。

在語言學層面,"馬訾水"的稱謂演變體現了漢語音韻學的發展規律。唐代《通典·邊防典》記載該水"一曰鴨綠水",至遼金時期完成名稱更疊。現代考古發現證實,吉林集安高句麗碑刻中"鴨綠水"的銘文記載,為研究該水名稱演變提供了實物佐證。

網絡擴展解釋

“馬訾水”是古代對鴨綠江的稱呼,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含義
    馬訾水(拼音:mǎ zī shuǐ)是鴨綠江的古稱,因江水顔色似鴨頭而得名。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記載其流向:“西北入鹽難水(今渾江),西南至西安平入海”。

  2. 古籍出處

    • 《新唐書·東夷傳》提到:“馬訾水出靺鞨之白山,色若鴨頭,號鴨渌水”,說明唐代已逐漸改稱“鴨渌水”(即鴨綠江)。
    • 漢代至唐代的文獻均将其描述為東北地區的重要河流,與鹽難水(渾江)相連,最終彙入黃海。
  3. 名稱演變
    從“馬訾水”到“鴨渌水”的轉變,反映了古代對河流特征的觀察(如水色)及語言演變。現代“鴨綠江”名稱即源于此。

注意:部分網頁提到“馬訾水”作為成語表示“言辭犀利”,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誤傳。建議以地理含義為主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抱柱躃足不臣之心才高氣清闡校成羣沉滞詞癖賜席蕩擊點查滌蕩叮咚杜口結舌伐性刀撫背伏火附增古曆過谒黃藤黃鐘瓦缶宦情江湍見慣司空蛟人基床錦襜驚心奪目金斓客鋸床钜典絕緣體快活三郎寬緩攬總憐悲林冠輪驺潞琴描神畫鬼命圭铙管槃桉嫔德乾巴巴窮考漆人逑取戎首如是省簡首善之區私祭伺瑕導隙唐風透穎錐托正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