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録科的意思、録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録科的解釋

清 代科舉考試制度,凡科考一二等,及三等小省前五名、大省前十名準送鄉試外,其馀因故未考者,及在籍之監生、蔭生、官生、貢生名不列于學宮。不經科考者,均由學政考試,名為“録科”。經錄科錄取者即可參加鄉試。 明 陳子龍 《直糾大貪疏》:“童生之入學及諸生之補廪録科,皆有定價。”《儒林外史》第七回:“次年録科,又取了第一。” 鄭觀應 《盛世危言·考試上》:“其歷考上中等者咨送院試,考取後名曰藝生,俟大比之年咨送京都大學堂録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録科”是清代科舉考試中的一種特殊選拔制度,主要用于确定部分考生參加鄉試的資格。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作用
    録科是清代科舉的補充考試,由學政(省級教育主管)主持。其核心目的是篩選未通過常規科考但符合特定條件的考生,授予他們參加鄉試的資格。

  2. 適用對象

    • 常規科考中未達标者:科考成績三等的小省前五名、大省前十名以外的考生。
    • 特殊身份考生:包括監生(國子監學生)、蔭生(因父輩功勳獲資格者)、官生(官員子弟)、貢生(地方推薦入國子監者)等未列入學宮名冊的人員。
  3. 考試目的
    通過録科考試者可直接參加鄉試(省級科舉考試),是銜接地方考試與省級考試的重要環節。

  4. 曆史文獻記載
    該制度在清代文獻中多次出現,例如《儒林外史》第七回提到“次年録科,又取了第一”,鄭觀應的《盛世危言·考試上》也提及“録科”作為選拔流程之一。

注:部分網頁(如)存在拼音标注錯誤(誤作“jué kē”),實際讀音應為“lù kē”。

網絡擴展解釋二

《録科》的意思

《録科》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記錄科學。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録”和“科”。

拆分部首和筆畫

“録”字的拆分部首是金,它有15個筆畫;“科”字的拆分部首是禾,它有9個筆畫。

來源

《録科》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為了記錄和研究各種學科的知識,創造了這個詞來代表科學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繁體

《録科》的繁體字為《錄科》。繁體字的設計更加複雜和繁瑣,是中文書寫的一種傳統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録科》在古時候的寫法為“録科”。

例句

1. 這本書是一本關于曆史記錄科學的《録科》專著。

2. 在現代社會,電子科技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録科》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組詞

1. 録書:記錄書籍。

2. 科學:科學研究的方法和知識體系。

3. 紀錄:記錄、記載。

近義詞

1. 記錄:記錄。

2. 學科:學術研究的領域。

反義詞

1. 遺忘:忘記,失去對事物的記錄和記憶。

2. 空白:沒有記錄或内容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