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日餔 ”。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精物妖怪百端》:“日晡時到亭,勑前導入。”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王宣子讨賊》:“乘日晡放飯少休時,遣亡命卒三十人持短兵以前。”《明史·丁汝夔傳》:“癸未,羣臣昧爽入。至日晡,帝始禦 奉天殿 。”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某太醫》:“延者日積於門,非日晡不到病家。”
“日晡”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個層面的解釋:
指天将暮的時段,即傍晚黃昏時分。該詞源于古代計時方式,常見于曆史文獻:
在中醫典籍中特指特定時辰:
不同文獻對具體時間界定略有差異,部分資料将“晡”延伸至申時(15-17點)。這種差異源于古代時辰劃分方式的演變,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日晡」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太陽下山的時候,亦即傍晚的時間。
「日晡」的部首是「日」,它是指太陽。這個詞共有14畫。
「日晡」是一個古代漢字,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用字。在古代,人們用「晡」來表示太陽下山、天黑的時間。
「日晡」的繁體字是「日晡」,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日晡」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差異。
1. 青山間太陽逐漸西沉,天空漸漸染上了「日晡」的顔色。
2. 晚霞餘晖下,「日晡」映照在大地上,美不勝收。
日晡之中,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
1. 日晡時光
2. 日晡餘晖
3. 日晡時分
與「日晡」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夕陽
2. 黃昏
3. 傍晚
與「日晡」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日出
2. 早晨
3. 清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