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林的意思、詞林的詳細解釋
詞林的解釋
(1).指彙集在一處的文詞。 南朝 梁 蕭統 《答晉安王書》:“殽核墳史,漁獵詞林。”
(2).詞壇。 宋 範公偁 《過庭錄》:“ 許昌 郭挺 元傑 ,從 李方叔 學,久蒙訓導。 方叔 死, 挺 有挽詩雲:‘憔悴詞林失俊英,已應精爽在 蓬瀛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公詩》:“吾鄉 公文介 公 鼐 , 萬曆 中,為詞林宿望,詩文淹雅,絶句尤工。” 金婉 《為外錄<詞林正韻>畢書後》:“後此詞林增善本,四聲堪證 宋 名賢。”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稱。 宋 王應麟 《玉海·聖文五·康定賜翰林飛白書》:“ 至和 元年九月, 王洙 為學士, 仁宗 嘗以塗金龍水牋為飛白‘詞林’二字賜之。” 元 盧亘 《送侍講學士鄧善之辭官歸錢塘》詩之二:“昭昭日月揭,胡為厭詞林?” 嚴複 《救亡決論》:“至于成貢士,入詞林,則其號愈榮,而自視也亦愈大。”
詞語分解
- 詞的解釋 詞 (詞) í 語言裡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單位:詞彙。詞書。詞典。詞句。詞序。詞組。 言辭,話語,泛指寫詩作文:歌詞。演講詞。誓詞。詞章。詞律(文詞的聲律)。 中國一種詩體(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
- 林的解釋 林 í 長在一片土地上的許多樹木或竹子:樹林。森林。林海。林薮(a.山林小澤;b.喻叢集的處所)。 聚集在一起的同類的人或事物:書林。藝林。碑林。儒林。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詞林”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彙集文詞的場所或典籍
指彙集在一起的文詞或文獻,常用于形容典籍豐富的環境。例如:
- 南朝梁蕭統在《答晉安王書》中提到“漁獵詞林”,比喻在典籍中廣泛涉獵。
- 宋代王應麟的《玉海》中也用“詞林”代指文獻聚集之處。
2.詞壇(詩詞創作領域)
指詩詞創作的群體或領域,強調文人雅士的交流與創作。例如:
- 宋代範公偁《過庭錄》中記載“憔悴詞林失俊英”,表達對詞壇人才凋零的感慨。
- 清代王士禛提到“詞林宿望”,形容在詩詞領域有威望的人物。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稱
古代常以“詞林”代指翰林院,因翰林院負責文書編纂、文學侍從等職能。例如:
- 宋代仁宗曾賜飛白書“詞林”二字予翰林學士王洙。
- 嚴複在《救亡決論》中用“入詞林”指代進入翰林院。
補充說明
- 語境差異: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翰墨詞林”多指文人群體,而“賜詞林”則與翰林院相關。
- 現代用法: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獻或曆史研究。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林》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典。以下是關于《詞林》的相關信息:
1. 詞義:《詞林》一詞指的是一本收錄了大量漢字的字典,以及其中漢字的釋義、讀音、造句等信息的工具書。
2. 拆分部首和筆畫:《詞林》一詞可以拆分為“言”、“木”和“厶”三個部首,它一共由6畫組成(言:7畫,木:4畫,厶:2畫)。
3. 來源:《詞林》這個詞最早出自《南齊書·許晝傳》:“府中釋名稱為‘詞林’”。後來,《詞林》成為了漢字學習和查詢的重要工具。
4. 繁體:《詞林》為《詞林》的繁體字寫法。
5.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詞林》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最近的版本更傾向于保持一緻的寫法。
6. 例句:《詞林》采用豐富的例句形式,以幫助讀者理解一個漢字的用法。例如:在“門”這個字的釋義中,可能會給出“大門洞開”或“裡應外合”的例句。
7. 組詞:《詞林》還會為讀者提供一些由這個字組成的詞語,以幫助提升詞彙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8. 近義詞和反義詞:在《詞林》中,你還可以找到一個漢字的近義詞和反義詞,這有助于準确地使用漢字和避免語言的歧義。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