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懲忿窒欲 ”。
懲窒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自我約束來抑制、戒除不正當的欲望或沖動。該詞源自古代典籍,尤以《周易》中的表述最為經典。以下從詞典釋義、語源、用法及權威參考進行詳細說明:
本義為“警戒、戒止”,引申為因受懲戒而收斂行為。《說文解字》釋為“懲,戒也”,強調通過反思過錯而自我約束。
本義為“阻塞、堵塞”,《說文》注“窒,塞也”,此處引申為抑制、遏止内在的欲念。
合成詞義:懲窒即通過自我懲戒的方式,主動阻塞、抑制不良欲望或情緒,以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該詞最權威的出處見于《周易·損卦》:
“君子以懲忿窒欲。”
意為:君子應懲戒忿怒、抑制貪欲,以修養德行。此處“懲窒”具體指向對情緒(忿)和欲望(欲)的雙重克制,是儒家“克己複禮”思想的實踐體現。
釋為:“懲戒而窒塞之。謂克制欲望。”
注:“懲:制止;窒:阻塞。指抑制欲望。”
強調其哲學背景:“本于《易·損》‘懲忿窒欲’,謂克制私欲以修身。”
原文系統闡述“懲窒”的修身觀,為儒家核心道德實踐之一。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7卷第101頁。
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180頁。
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012頁。
“懲窒”是“懲忿窒欲”的縮略形式,屬于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克制憤怒、抑制欲望,強調通過自我約束實現修身養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修身、道德層面的自我約束,例如古文中的修身訓誡或現代語境中強調情緒管理、欲望節制的場合(、)。
常見誤解
部分解釋(如)将其誤讀為“對犯罪行為的懲罰”,實為混淆了“懲”的引申義。需注意該詞側重内在修養,而非外在的法律制裁(、)。
延伸關聯
近義詞包括“克己複禮”“清心寡欲”,反義詞如“恣情縱欲”(、)。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在《周易》中的哲學背景,可參考權威古籍注解或相關學術研究。
豰觫餐餌殘兇常局超重逞殘馳步刺手錯崔搓磨彈诘盜天跌坐亸神分燠噓寒富春鵩入亘屏關索詭變多端骨碌碌嗥鳴呵呼覈問鶴子梅妻驩聲降神家破人離假佐計功受爵唧啧跼步絕域匡建良選烈操闾邑梅煎冕紳念佛珠鳥類鳥葬女生外向骈複平價伾伾圊牏棋師箬竹誓發十史娑拖汰斥逃移踏雪尋梅同判土僧挽漕顯微闡幽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