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鸾鹄似地停息直立。用以比喻子孫賢俊。 唐 韓愈 《殿中少監馬君墓志》:“退見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業者也。”亦作“ 鸞停鵠峙 ”。 明 袁宏道 《壽洪太母七十序》:“子十有一人,孫三十有許人,鸞停鵠峙,瓊芬蕙列。”
“鸾鹄停峙”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luán hú tíng zhì,其核心含義是比喻子孫賢能傑出,或形容人儀态端莊、姿容秀美。以下為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字面指像鸾鳥(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和天鵝(鹄)一樣停息聳立,常引申為贊美他人子孫才華出衆、品行端正。
例:唐代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志》中提到:“退見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業者也。”
延伸含義
明代文獻中擴展為形容人儀态端莊、姿容俊美,如袁宏道《壽洪太母七十序》中“鸾停鹄峙”的用法。
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綜合)。
《鸾鹄停峙》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仙鳥鸾和神禽鹄停在高山峰巅,意為停留在高峰上。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鳥(鳥字旁)和聖(聖字頭),筆畫是25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獻《詩經·主人》中的《鸾鹄》篇。在古代,鸾鹄是指美麗的仙鳥和神禽,象征吉祥和神聖。在傳說中,鸾是鳳凰的母親,鳳凰是最優美的鳥,而鹄是指白天鵝,也是一種美麗的鳥。
在繁體字中,鸾鹄停峙的寫法是鸞鵠停峙。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很多種,鸾鹄停峙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鸞鹄停僝。
舉個例句:他的成就就像鸾鹄停峙,令人欽佩。
其他組詞:鹄立、鸾舞、高峰、停歇等。
近義詞有:鸾鳳和鸾輿,意思都是形容美好和尊貴的象征。
反義詞有:凡鳥和鹑形,意思是平凡和普通的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