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人借貸。《史記·貨殖列傳》:“ 吳 楚 七國兵起時, 長安 中列侯封君行從軍旅,齎貸子錢,子錢家以為侯邑國在 關 東, 關 東成敗未決,莫肯與。”《漢書·貨殖傳》作“齎貣子錢家”。 顔師古 注:“行者須齎糧而出,於子錢家貣之也。貣謂求假之也。” 清 黃生 《義府》:“齎貸子錢,謂操券以貸錢也。”
赍貸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現結合權威漢語工具書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赍貸”指借出財物或資金,特指官府或官方機構向民衆提供的借貸行為。該詞強調借貸行為的官方性與資助性質,常見于古代經濟制度文獻。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第七卷第583頁。
二、單字解析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628頁。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1301頁。
三、曆史用例
該詞多見于古代政令文獻,如:
來源:《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經濟史卷。
四、現代關聯
“赍貸”概念與現代“政策性貸款”“扶貧信貸”相似,均體現資源調配的社會功能。古時以谷物、錢币為主,今擴展至多元金融工具。
來源:《中國經濟通史》(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年)第一卷第三章。
“赍貸”一詞可能存在書寫誤差或非常用組合。以下分情況解釋:
單字解析:
組合可能性:
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或核對原詞寫法,以便進一步精準釋義。
白甚麼謗訾饞燈乘肩持學蠢若木雞叢葆亶誠當夜凡濁肥料風鬟服煉婦人拜腐散赴約剛腸嫉惡割乳廬墓鈎腳歸節駭震歡哥笳管藉不的積翠金龍案近用棘針凱歸量己曆兵粟馬賃耳傭目目無下塵農忙徬徨判決書骈脇前典鉛淚遷神橋是橋,路是路氣樓屈高就下榮味入對詩函石中黃子霜暑書包送話器送行太弟銅陛蛧蜽萬家之侯丸散甕裡醯雞黠鬼象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