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世四天王的意思、護世四天王的詳細解釋
護世四天王的解釋
即四天王。《法華經·方便品》:“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餘諸天衆,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6*法6*輪。”參見“ 四天王 ”、“ 護世 ”。
詞語分解
- 護世的解釋 佛教語。守護世界。佛教因四天王居 須彌山 之半腹,各護其一天下,故稱四天王為“護世”。《維摩經·方便品》:“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衆生。” 唐 元稹 《大雲寺二十韻》:“現身千佛國,護世四王軍。”
- 四天王的解釋 佛經稱 帝釋 的外将,分别居于 須彌山 四埵,各護一方,因亦稱護世四天王。東方 持國天王 名 多羅吒 ,身白色,持琵琶;南方 增長天王 名 毗瑠璃 ,身青色,執寶劍;西方 廣目天王 名毗留博叉 ,身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護世四天王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中四位重要的護法天神,又稱四大天王或四天王,其核心含義及文化内涵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
護世四天王指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源自佛教宇宙觀中的“四天王天”(欲界第一重天),居于須彌山腰的犍陀羅山四峰,分别守護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四大部洲。
二、起源與演變
- 婆羅門教淵源:原為婆羅門教二十諸天中的惡神,後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納入二十四諸天體系。
- 職能擴展:除守護四方外,還兼具“護持佛法”“增長善根”“觀察世間”“賜予福德”等職責。
三、四天王詳解
-
東方持國天王
- 象征:身白或綠色,持琵琶或阮琴,主音樂引導衆生,代表“中道”思想(弦松緊適中)。
- 守護:東勝神洲,居須彌山白銀埵。
-
南方增長天王
- 象征:身青色,持寶劍斬煩惱,護佛法不受侵犯。
- 守護:南贍部洲,居琉璃埵。
-
西方廣目天王
- 象征:身紅色,手纏赤索(或龍蛇)托寶塔,表世間無常與内心堅定。
- 守護:西牛賀洲,居水晶埵。
-
北方多聞天王
- 象征:身綠色或金色,持寶傘(或銀鼠),護財富、禦外擾,兼為戰神與財神化身。
- 守護:北俱蘆洲,居黃金埵。
四、文化象征
- 風調雨順:民間将四天王法器與自然現象關聯,寶劍(風)、琵琶(調)、寶傘(雨)、龍蛇(順),寄托農耕社會祈願。
- 寺院布局:常塑于天王殿兩側,與大肚彌勒像共同構成佛教建築标志。
五、相關概念
- 梵文名與部衆:持國天王(Dhṛtarāṣṭra)率乾闼婆,增長天王(Virūḍhaka)率鸠槃荼,廣目天王(Virūpākṣa)統諸龍,多聞天王(Vaiśravaṇa)領夜叉。
如需更深入的梵文經典或曆史演變細節,可參考佛教典籍《法華經》及相關寺院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護世四天王》的意思
《護世四天王》是一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極富正義感、勇猛無畏、誓死保衛社會公平正義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護世四天王》的拆分部首是“扌”、“日”、“一”、“王”,它的總筆畫數為17。
來源
《護世四天王》這個詞來自于佛教,原本指代佛教中四位神靈保護佛陀的天神,後來被引申為形容具備保護正義的人的意義。
繁體字
《護世四天王》的繁體字為《護世四天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護世四天王》,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但意義相同。
例句
他們四個人真是護世四天王啊,一直在捍衛正義。
組詞
護世、四天王
近義詞
正義使者、義士、俠客
反義詞
惡勢力、罪惡之徒、敗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