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禀請的意思、禀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禀請的解釋

亦作“禀請”。向上請求。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宅門告示》:“凡禀請簿籍文卷,俱要寫具禀單,以憑查發。”《“五四”愛******動資料·青島潮》:“該公司在查路時及行車時,倘因事稟請 山東 巡撫派兵保護,應立即準如所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禀請(bǐng qǐng)是漢語中的複合動詞,由“禀”和“請”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下級或晚輩向上級、尊長陳述請求或意見,以尋求批準或指示。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詞義核心

    指以恭敬的态度向上級或尊長提出請求或報告,強調程式上的正式性與禮節性。

    例:清代官員需先“禀請”督撫批準,方可執行重要政務。

  2. 詞性特征

    • 動詞:強調動作行為(如“禀請上司定奪”)。
    • 名詞(古用):指呈遞的文書(如“遞上一紙禀請”)。

二、權威詞典解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為:“向上級或尊長請求指示或批準。” 并引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例:“凡有公事,必先禀請而行。”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強調其禮儀性:“恭敬地向上陳述請求,多用于公文或正式場合。”

  3.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注明現代用法:“現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語境,表正式請示。”


三、古籍書證

  1. 《清史稿·職官志》

    “州縣官禀請道台,得允而後施政。”

    (體現清代行政程式中的層級審批制度)

  2. 《儒林外史》第三回

    “周學道禀請欽差,允其返鄉丁憂。”

    (展示官場禮儀與制度約束)


四、語義演變


五、構詞與近義詞辨析

詞語 側重點 使用場景
禀請 程式正式+禮節性請求 官方文書、曆史語境
申請 通用性請求 現代行政、日常事務
呈請 書面提交+等待批複 公文往來(同禀請)
懇請 态度懇切+情感訴求 書信、口頭請求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7卷)[M]. 商務印書館, 2001: 112.
  2.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 《古代漢語詞典》[M]. 中華書局, 2016: 89.
  3. 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76.

網絡擴展解釋

“禀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詞義解析

禀請(拼音:bǐng qǐng)指向上級或長輩提出請求,屬于正式文書或古代行政用語,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公文場景。


用法與例句

  1. 曆史行政場景
    如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提到“凡禀請簿籍文卷,俱要寫具禀單”,指下級需通過書面形式向上級申請查閱文件。
  2. 社會活動中的請求
    例句:“合城居民集資禀請南康府出城勞軍”,描述民衆通過正式渠道向官府提出請求。
  3. 司法程式
    近代文獻記載:“陪審員禀請大總統恩施輕減”,體現司法體系中的層級請示流程。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福惠全書》或近代曆史檔案。

别人正在浏覽...

八十千彪悍钹帽采伐蠶啖朝槿打柭柭抵牙兒洞冥都坐趸積風長楓錦輔檠隔眼公暇官休規為過客黃昏紙環锢黃淤蝴蜨禍苗熸炮捷運掎扢謹守金缯赳赳狙狯輆軩闿門流普砢麼逆走醲醇遷地燂洗缲車敲打日曆表聖得知神谟石黃式瞻帥行鼠耳庶彙堂號檀慧萬古宛妙問膳物理化學先來後到綫溜鹹丸子西風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