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量分的意思、量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量分的解釋

思量自己的本分。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兒。” 唐 元稹 《有鳥》詩:“當時何不早量分,莫遣輝光深照泥。”參見“ 量己審分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量分”的漢語詞典釋義

“量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是指根據具體情況或标準進行衡量、評估後所做出的分配或區分。具體釋義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1. 字義拆解與合成:

    • 量 (liàng): 本義指測量器具(如鬥、斛),引申為衡量、估量、計算。《說文解字》:“量,稱輕重也。” 段玉裁注:“此訓量為稱輕重者,有多少斯有輕重,視其可受多少而制器,亦曰量。”
    • 分 (fēn): 本義指用刀分割,引申為分開、分配、區分、部分。《說文解字》:“分,别也。從八從刀,刀以分别物也。”
    • 合成義: “量分”結合了“量”的衡量評估和“分”的分配區分之意,強調在經過衡量、評估的基礎上進行分配或區分。
  2. 核心詞義:

    • 按标準或情況分配: 指根據一定的标準(如能力、功勞、需求級)或實際情況進行分配。例如古代按官職、功勞大小分配俸祿、土地等。
    • 衡量後區分: 指在衡量、比較之後,對不同的人或事物進行區分、劃分等級或類别。
  3.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體現詞義):

    • 常出現在古代典章制度、曆史文獻中,涉及俸祿、賞賜、土地分配等。例如在描述官員俸祿制度時,會提到“量分田宅”、“量分祿秩”等,意指根據官職高低、功勞大小來分配相應的田宅和俸祿等級。
    • 也用于描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區分處理。例如在處理事務時,“量分輕重緩急”,意指衡量事情的輕重和緊急程度來區分處理順序。
  4. 現代理解與關聯:

    • 雖然“量分”作為固定詞彙在現代口語中不常用,但其核心概念(衡量後分配/區分)依然存在于現代漢語中,常通過短語表達,如“按勞分配”、“量力而行”(雖側重能力,也隱含衡量之意)、“區别對待”(需先衡量差異)、“分級管理”等。
    • 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注重公平、秩序和按實際情況辦事的理念。

“量分”意指依據一定的标準或對實際情況進行衡量、評估後,所進行的分配或區分。其本質是“衡量以定分”,強調分配或區分行為背後的依據和評估過程。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尤其是涉及資源分配級劃分的語境。

引用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 作為最權威的大型漢語語文詞典之一,其對“量分”等古語詞有詳細收錄和釋義,是解釋該詞的核心依據。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出版): 該詞典專注于古代漢語詞彙,對“量”、“分”的單字釋義及古漢語複合詞的構成和用法有深入解析,有助于理解“量分”的構詞法和具體含義。
  3.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 雖主要收錄現代漢語詞彙,但對“量”、“分”等基礎字的現代義項及其構詞能力的解釋,有助于理解“量分”概念在現代漢語中的延續和關聯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量分”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用法區分:

  1. 作為成語的釋義()

    • 基本含義:指衡量分寸,合理評估事物的輕重緩急,既不過分也不輕視。
    • 詳細說明:強調對事物重要性或緊急程度的理性判斷,常用于提醒人處理問題需把握尺度。例如:“做事要懂得量分,避免顧此失彼。”
  2. 作為普通詞語的釋義()

    • 基本含義:指思量自己的本分,即反思自身職責或身份應盡的責任。
    • 出處與例句:源自唐代文獻,如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中“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兒”,批評不守本分的行為;元稹《有鳥》詩亦用此義,暗含對越界舉動的警示。

注意:現代使用中,“量分”作為成語更常見,而“思量本分”的用法多出現在古籍或文學分析中。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闇穆保徒拔賞鼈鳥筆翰如流炳燭夜遊蒼鹭川塗道床答塞斷詞獨步春遏奪廢私立公分付鳳迹馮賴副王圪瘩光易官窯罕物毫無二緻渙如冰釋簡短楶棁之材救苦舉似磊落兩樣子煉意淩風舸流铄露氣箻筒冒籍墨林蹑塵齧壞跑坡蓬茆蒲劇簽名牽役瓊筵栖鵀散記上焦時聽蜀犬吠日思陵酸腐天墬天象同濟推定窪隆無愧衾影縣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