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專門用以在上邊殺6*人的土台。《揚州評話選·李逵劫法場》:“壘堆是什麼樣子?就是個小土堆,約有二三尺高,正好跪一個人,專門是殺6*人用的,名叫壘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壘堆漢語 快速查詢。
“壘堆”是一個方言詞彙,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指古代專門用于行刑的土台,高約2-3尺(約0.6-1米),形狀為小土堆,供犯人跪伏受刑。其名稱來源于功能與形态的結合,即“壘”指堆砌的土台,“堆”形容其土丘狀結構。
該詞出自《揚州評話選·李逵劫法場》,書中描述其為行刑專用設施,常見于古代刑場或法場,具有鮮明的功能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方言或曆史文學作品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壘堆》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作動詞或名詞。
作為動詞,它的意思是堆積或堆起來。用于描述物體或物質從一個地方堆到另一個地方的過程。
作為名詞,它指的是由堆積而成的堆,如土堆、石堆等。
《壘堆》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土字旁(⺧)和土字旁(⺧)。
根據漢字的結構,它的總筆畫數為15筆。
《壘堆》這個詞來自于漢語,是一個簡體字。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壘堆」。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壘堆」可以寫成「壘墟」。不過,現代漢字簡化後使用了「壘堆」這種寫法。
1. 他們在工地上壘起了一座高高的磚堆。
2. 地震過後,廢墟上壘滿了瓦礫、磚塊和泥土。
常用的相關詞彙有:
1. 壘土:堆積土壤。
2. 壘石:用石頭建造起來。
3. 壘築:修築防禦工事。
4. 堆積:聚集在一起。
與《壘堆》的意思相近的詞有:堆、堆積、堆砌等。
與《壘堆》的意思相反的詞有:拆除、清空、傾倒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