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抹的意思、帑抹的詳細解釋
帑抹的解釋
戎服的異稱。《舊唐書·令狐楚傳》:“諸道新授方鎮節度使等,具帑抹,帶器仗,就尚書省兵部參辭。”《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抹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一作“弩帓”、“奴襪”。
詞語分解
- 帑的解釋 帑 ǎ 古代指收藏錢財的府庫或錢財:帑藏(刵 )(指國庫)。府帑(府庫裡的錢財)。重(恘 )帑(大量的錢財)。 帑 ú 古同“孥”,兒女。 鳥尾:鳥帑。 筆畫數:; 部首:巾; 筆順編號:
- 抹的解釋 抹 ǒ 塗:塗抹。抹粉(喻美化或掩飾)。抹黑(喻丑化)。抹子(瓦工用來抹灰泥的器具。亦稱“抹刀”)。 揩,擦:抹拭。哭天抹淚。 除去,勾掉,不計在内:抹煞。 輕微的痕迹:“林梢一抹青如畫”。一抹餘晖。
專業解析
"帑抹"一詞在《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中均未收錄,該組合形式不符合現代漢語詞彙規範。從分字釋義角度分析:
- "帑"讀作tǎng,本義指國庫錢財,《說文解字》釋為"金帛所藏也",如《後漢書》載"虛耗府帑";也可通"孥",指兒女。
- "抹"為多音字,讀mǒ時指塗抹動作,如蘇轼《飲湖上初晴後雨》"淡妝濃抹總相宜";讀mò時表細微痕迹,如"一抹斜陽";讀mā時表擦拭,如"抹桌子"。
該組合疑似近現代生造詞,可能為方言記音詞或特定領域術語。建議核實用例語境,或參考《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及《近代漢語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作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
“帑抹”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戎服(即軍服)的别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拼音:tǎng mǒ()
- 注音:ㄊㄤˇ ㄇㄛˇ
- 含義:指古代軍服的異稱,可能與“弩帓”“奴襪”等詞相通()。
2.曆史文獻用例
- 據《舊唐書·令狐楚傳》記載,唐代新上任的節度使需“具帑抹,帶器仗”到兵部參辭()。
- 《新唐書·百官志》也提到節度使初次授職時需佩戴帑抹和兵器()。
3.相關考據
- 字形關聯:“帑”本義為府庫錢財,但在此詞中借作戎服名稱;“抹”可能與服飾的穿戴方式有關()。
- 異稱演變:部分文獻中,“帑抹”也寫作“弩帓”“奴襪”,推測為音譯或書寫變體()。
4.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帑”字的本義或相關詞彙,可參考《說文解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班媛飽經風雨不辰不意稠稠呆定擋戗湩酒返縛诽戲蜂糖風言醋語幹打哄釭燭哽恧媾合含沙秏費淮南子歡服皇恩悔慚回祿火鼠交道嗟異稽服饑困寖急進舍就封鋸齒絶類離倫狂士枯髀連隄離惎盲風暴雨末略穆護子逆天違理佩珂缥緻乾蹦蹦輤車七條任棠稔悉三白法牲畜襹褷司鑽泰帝髫幼貼染通宿烏角帶狝剃孝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