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蛩蛩距虛的意思、蛩蛩距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蛩蛩距虛的解釋

傳說中的異獸。蛩蛩與距虛為相類似而形影不離的二獸。一說為一獸。《呂氏春秋·不廣》:“北方有獸,名曰蹶,鼠前而兔後,趨則跲,走則颠,常為蛩蛩距虛取甘草以與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虛必負而走。”按,《淮南子·道應訓》引作“蛩蛩駏驉”。亦作“ 蛩蛩巨虛 ”、“ 蛩蛩鉅虛 ”。 漢 劉向 《說苑·複恩》:“ 孔子 曰:北方有獸,其名曰蟨,前足鼠,後足兔。是獸也,甚矣其愛蛩蛩巨虛也,食得甘草,必齧以遺蛩蛩巨虛。蛩蛩巨虛見人将來,必負蟨以走。蟨非性之愛蛩蛩巨虛也,為其假足之故也,二獸者亦非性之愛蟨也,為其得甘草而遺之故也。”《山海經·海外北經》“有素獸焉,狀如馬,名曰蛩蛩” 晉 郭璞 注:“即蛩蛩鉅虛也,一走百裡。”參見“ 邛邛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蛩蛩距虛”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傳說異獸)

  1. 字音與構成
    讀音為qióng qióng jù xū,由“蛩蛩”與“距虛”組合而成。

  2. 神話形象
    在《呂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中,蛩蛩與距虛被描述為形影不離的異獸。一說二者為兩種相似獸類,常互相依存;另一說認為實為同一獸的不同名稱。

    • 外形特征:狀似馬或騾,體型較小。
    • 互助關系:與另一種獸“蹶”共生,蛩蛩距虛善奔跑但需“蹶”提供食物,遇險時則背負“蹶”逃生,體現“取長補短”的自然法則。

二、引申含義(成語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賦予其比喻義:

三、文化引用

該詞曾出現在電視劇《且試天下》中,作為劇情線索的象征符號,進一步擴大了其傳播範圍。


注意:關于“虛僞”的引申義,僅部分來源提及,傳統文獻中未見此用法。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蛩蛩距虛

《蛩蛩距虛》是一個成語,由蛩、蛩、距、虛四個字組成。下面來分别介紹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

《蛩蛩距虛》意指蟬飛離樹而前往虛空。比喻人們的志向遠大、胸懷寬廣,不囿于眼前小利小念,追求更高尚的目标。

拆分部首和筆畫

《蛩蛩距虛》的四個字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

來源和繁體

《蛩蛩距虛》這個成語出自《禮記·中庸》。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蛩蛩距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蛩蛩距虛」的寫法有些不同。例如,蛩用的是辶部作為部首,所以寫作「辶兒/B」;距用的是足部作為部首,所以寫作「足巨/E」;虛用的是虍部作為部首,所以寫作「虍于/S」。

例句

這裡給出一個使用《蛩蛩距虛》的例句:

他有着蛩蛩距虛的精神境界,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從不滿足于眼前的成就。

相關詞彙

組詞:蛩聲(蟬鳴的聲音)、距離(兩個事物之間的空間或時間間隔)、虛心(心态謙虛,不自滿)。

近義詞:雄心(志向遠大)、壯志(胸懷壯志)、胸懷大志。

反義詞:蝼蟻(指眼光短淺的人)、戀棧蟲(安于眼前的小利小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