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有花紋似的甲殼。《文選·左思<吳都賦>》:“葺鱗鏤甲,詭類舛錯。” 張銑 注:“言海物皆如葺飾其鱗,彫鏤其甲。詭怪異類,互相舛錯也。”
關于“镂甲”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镂甲”原指在古代甲胄上雕刻或镂刻花紋的行為,後引申為形容文章、書法等藝術作品的精美程度。其中“镂”表示雕刻工藝,“甲”特指戰士的盔甲。
出處與古文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文選·左思<吳都賦>》:“葺鱗鏤甲,詭類舛錯。”張銑注釋為:“海物的鱗片如精心裝飾,甲殼似被雕刻,呈現奇異錯雜的形态。”此處以海洋生物的外殼紋路比喻雕刻工藝的精妙。
現代比喻義
隨着詞義演變,現多用于文學評論領域,形容文字或藝術創作如雕琢甲胄般細膩考究,例如:“此文镂甲之工,字字珠玑。”
使用場景
適用于強調精緻工藝或藝術性的語境,如古籍鑒賞、書畫品評等,常見于學術性或文藝類文本中。
注:權威釋義主要參考《查字典》,古文例證綜合多個文獻解析(-4)。
《镂甲》是指雕刻後的铠甲或盔甲。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來形容華麗而精細的工藝品或裝飾品。
《镂甲》的部首為金,總共10個筆畫。
《镂甲》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軍事文化。在古代戰争時期,将領們常常使用镂刻的铠甲或盔甲來突顯自己的高貴地位。
《镂甲》的繁體字為「鏤甲」。
古時候寫《镂甲》的字形是「鏤甲」,由于漢字的演變,現代簡化為「镂甲」。
1. 這件镂甲是由名師精心雕刻的,無論工藝還是造型都十分精美。
2. 博物館裡展示的這套古代镂甲是曆史的見證。
組詞:雕镂、铠甲、盔甲
近義詞:雕刻品、工藝品、裝飾品
反義詞:粗糙、簡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