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傲的意思、怠傲的詳細解釋
怠傲的解釋
(1).亦作“ 怠慠 ”、“ 怠驁 ”。怠慢驕傲。《荀子·儒效》:“内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韓非子·備内》:“故為人臣者,窺覘其君心也無須臾之休,而人主怠慠處其上,此世所以有刼君弑主也。”《漢書·田蚡傳》:“諸客稍自引而怠驁,唯 灌夫 獨否。”《晉書·郭璞傳》:“夫寅畏者所以響福,怠慠者所以招患,此自然之符應,不可不察也。” 宋 蘇轍 《民政下》:“凡皆務以自損吾強大之勢,而見吾衰弱之狀,使之安然無所顧忌而益以怠傲。”
(2).亦作“ 怠敖 ”。怠惰遨遊。《墨子·非儒下》:“倍本棄事,而安怠傲;貪於飲食,惰於作務。”《孟子·公孫丑上》:“今國家閒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 趙岐 注:“適有閒暇,且以大作樂,怠惰敖遊,不修政刑。” 元 王祯 《農書》卷四:“上之人作無益以妨農時,斂無度以困民力,般樂怠傲,不能以身率先下,雖課督之令家至而戶説之,民亦不知所勸也。” 明 李東陽 《書<杏園雅集圖>卷後》:“自 洪武 之開創……而不陷於流連怠敖之地,何其盛也。” 嚴複 《原強續篇》:“而我尚晏然不知蜂蠆之有毒,般樂怠傲,益啟戎心。”
詞語分解
- 怠的解釋 怠 à 懶惰,忪懈:怠惰。怠倦。怠工。懈怠。 輕慢,不尊敬:怠傲。怠慢。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 傲的解釋 傲 à 自高自大:驕傲。傲岸(形容性格高傲)。傲骨。傲慢(輕視别人,對人沒有禮貌)。傲視。高傲。孤傲。 藐視,不屈:傲然。傲霜鬥雪。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怠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怠慢驕傲(核心含義)
指态度輕慢、驕傲自大。常見于描述君臣、上下級關系中的失禮行為。
- 例1:《荀子·儒效》提到“不敢怠傲”,指雅儒應保持謙遜,避免怠慢與傲慢。
- 例2:《韓非子·備内》以“人主怠傲處其上”說明君主若态度輕慢,易引發臣下反叛。
-
怠惰遨遊(引申含義)
指懶散享樂、不務正業的行為,多用于批評荒廢職責或放縱自我。
- 例:《孟子·公孫丑上》中“般樂怠敖”即指國家安定時期沉迷享樂、荒廢政事,最終招緻禍患。
二、其他要點
- 字形變體:古籍中亦寫作“怠慠”“怠骜”“怠敖”,屬通假或異體用法。
- 古今用例:
古例:《晉書》用“怠慠者招患”強調傲慢的危害;宋蘇轍《民政下》以“怠傲”批評示弱外交策略。
今例:現代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讨論,日常口語較少使用。
三、參考例句
- “諸客稍自引而怠骜,唯灌夫獨否。”(《漢書·田蚡傳》)
- “今國家閑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孟子·公孫丑上》)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查閱《荀子》《韓非子》等原典,或參考權威古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怠傲(dài ào)是一個漢語詞語,它由“怠”和“傲”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怠(忄+台,共9畫)和傲(亻+敖,共13畫)。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懶散自滿、自高自大、不肯思考或努力奮鬥。
“怠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它在不同的時期和文獻中都有出現。在繁體字中,怠傲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怠傲的寫法為“懶”和“傲”。
以下是一些使用怠傲這個詞的例句:
1. 他怠傲地對待别人的建議。
2. 她的怠傲性格讓她與同事們疏遠了。
3. 不要因為成功而怠傲,應該保持謙遜的态度。
怠傲的近義詞可以是懶散、自大、傲慢等,而怠傲的反義詞可能是勤奮、謙遜、謹慎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對你有所幫助。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