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平正允當。 南朝 梁 沉約 《授蕭惠休右仆射诏》:“才學淹通,識裁詳允。” 唐 元稹 《元藇杭州刺史等制》:“以 藇 之理課甄明,以 弘度 之奏議詳允,以 玄亮 之學古從政,以 公逵 之守道立身,僉命為邦,庶可勝殘而去殺矣。”《續資治通鑒·宋太祖乾德元年》:“判大理寺事 竇儀 等上《重定刑統等書》,詔刊闆摹印頒天下。 儀 等參酌輕重,時稱詳允。”
(2).報準;批準。《晉書·禮志上》:“ 賀循 等所上儀注又未詳允,事竟不行。” 明 沉鲸 《雙珠記·處分後事》:“你的罪名文書,刑部已詳允下來,及早打點後事。” 清 魏象樞 《刑科奏疏》:“佔地既經詳允,闆責豈是非刑。”
“詳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平正允當
指處理事務或判斷問題時公正合理、不偏不倚。例如《續資治通鑒》中提到“竇儀等參酌輕重,時稱詳允”,即形容法律判決的公正性。
報準、批準
表示經過詳細審查後的正式許可。如明代文獻記載“罪名文書刑部已詳允”,說明案件經過官方審核批準。
該詞多用于古代法律、禮儀等正式語境,如《晉書》提到禮儀修訂需“詳允”,現代使用較少。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出處,可參考、6、7、8的原始内容。
詳允是一個常用的詞彙,拆分部首為言和允,它的筆畫數是12畫。起初,它的寫法較繁瑣,并且有一個繁體字形“詳允”。詳允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有着深厚的曆史背景。
在古代,詳允的寫法并不同于現在的簡化字,以前的寫法更加複雜且繁繁瑣瑣。而對于這個詞彙,古代人們追求更為精确和詳細的表達,這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中非常重要。隨着時代的變遷和漢字的演變,我們逐漸采用了簡化字,一方面為了減少繁瑣程度,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我們在書寫上的操作。
詳允這個詞彙的意思可以理解為詳細和批準的意思。"詳"一詞表示事情詳細、完整的程度,而"允"則表示允許或者批準。将二者結合起來,詳允可以表示通過仔細、周密的考慮後給予批準或許可的意思。這個詞彙常常用于法律、行政文件、報告等正式場合。
以下是一些使用詳允詞彙的例句:
1. 經過詳允審查後,該計劃被批準實施。
2. 請負責人提供詳允的解釋,以便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一政策。
3. 他對于工作細節非常詳允,從而确保了項目的順利進行。
以下是一些和詳允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組詞:詳實、詳盡、詳述、詳明。
2. 近義詞:詳細、确切、詳纂、周詳。
3. 反義詞:粗略、隨便、敷衍、駁回。
綜上所述,詳允是一個重要的詞彙,代表了事情被詳細核準或批準的意思。它在古代有着繁瑣且複雜的寫法,現在使用簡化字來書寫。這個詞彙常常用于正式場合,表示經過周密考慮後的決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