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相傳 周 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天子時,面向三槐而立。後因以三槐喻三公。《周禮·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 晉 葛洪 《抱樸子·備阙》:“故 姜牙 賣魚無所售而見師於 文 武 ; 蔣生 憒慢於百裡而獨步於三槐。”《陳書·周迪傳》:“位等三槐,任均四嶽。” 明 王世貞 《鳴鳳記·花樓春宴》:“四美二難真際會,九棘三槐盡我儔。” 清 錢謙益 《祖九诏》:“蔚矣三槐之事業,再世有聞。”
(2). 宋 王祐 嘗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後其子 旦 果入相,天下謂之三槐 王氏 。見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八。世因以“三槐”為 王氏 之代稱。
“三槐”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象征性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曆史起源
據《周禮·秋官》記載,周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朝見天子時需面向三槐而立,故後世以“三槐”代指三公。這一禮儀制度體現了槐樹與高官顯貴的關聯。
文化寓意
槐樹因此成為權力與地位的象征。如晉代葛洪《抱樸子》提到“蔣生憒慢于百裡而獨步于三槐”,即以三槐暗喻顯赫官職。
宋代典故
北宋王祐曾親手在庭院種植三槐,預言“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其子王旦後來官至宰相,家族被稱為“三槐王氏”,使“三槐”成為王氏一脈的代稱。
後世影響
這一典故被載入《聞見前錄》等文獻,強化了“三槐”與名門望族的聯繫。如《晉書》中“生有三槐之望”即借指家族顯赫。
“三槐”既象征古代最高官職三公,又特指宋代王氏家族,兼具政治與文化雙重意義。其内涵演變體現了中國古代植物符號與權力、宗族觀念的深度結合。
《三槐》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三”表示“數目為三”,“槐”則是一種樹木的名稱。因此,《三槐》一詞的意思是指“三棵槐樹”或者是“有三個槐樹的地方”。
《三槐》的第一個字“三”是一個漢字的部首,并且在《康熙字典》中分為部首“一”和筆畫“2”;第二個字“槐”是由部首“木”和筆畫“10”組成。
《三槐》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文學作品中。它常被用來形容鄉村或者田園間的景色,因為在古時候的農村,常常會有三棵槐樹種在一起,形成一片美麗的風景。
《三槐》的繁體字是「三槐」,與簡體字一樣。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三槐》的古漢字寫法為「叁槐」。其中,“叁”是表示“三”的古代漢字寫法。
1. 從小我就住在《三槐》旁邊,每天醒來可以看到那美麗的景色。
2. 這個村莊的中心就是一片擁有《三槐》的廣場。
與《三槐》相關的詞彙有:
1. 三槐村:指一個有三棵槐樹的村莊。
2. 林槐世家:指一個世代居住在槐樹林中的家族。
3. 千槐萬木:形容衆多樹木中的一種。
與《三槐》近義的詞語有:“三棵槐樹”、“三株槐樹”;反義詞較少。
【别人正在浏覽】